
难,关键是改革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不能简单地改,改完后又出现更多的问题。
2015年,“营改增”全面覆盖的目标未能实现。不过,今年1月底,国务院常委会议明确,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将剩余四个行业纳入试点范围。
2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拟定为11%。《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于2016年4月底前完成计价依据的调整准备,并及时反馈有关意见和建议。
如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通知》的表述,预计建筑业“营改增”将首当其冲,率先于5月份实施。
2月25日,国内某金融机构主管“营改增”项目的负责人曾透露称,“金融业‘营改增’预计可能要延迟到7月1日或是10月1日正式实行。”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金融行业“营改增”于7月实行,预计将会排在房地产业之前;如果于10月实行,则意味着金融行业让位房地产业,排在第三位。而在业态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生活服务业,“营改增”极有可能安排在最后实施。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 本报记者 沈漠
在税率方面,此前业界普遍预计,房地产业或为11%,金融业、生活服务业或为6%。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认为,“营改增”对相关行业的影响不仅涉及税率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抵扣。“例如,房地产业从5%的营业税变为11%的增值税后,税负是否增加,要看土地以及沙石等建筑材料是否可以抵扣,还要看房地产行业对下游的转嫁能力。”
增值税税制待完善
2014年5月,李克强曾发表文章指出,“当前税改的重点是扩大‘营改增’。这项改革不只是简单的税制转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他还表示,在未来实现“营改增”全覆盖后,将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制,完善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配体制,最终现实增值税立法。
“我国税制结构的问题在于间接税比重过高,直接税比重过低,企业纳税多,自然人纳税很少。而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属于间接税范畴。据统计,‘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增值税占总税收的比例将超过50%,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施正文说,增值税的规模最大,也最没有调节功能,降间接税必须降增值税。
上述一说法得到了很多“两会”代表委员的认同。“为什么联想电脑在美国比在中国卖得便宜?因为中国有17%的增值税,必须加到产品定价里面。但电脑产品的毛利率只有15%。”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表示,中国香港没有增值税,因此“水货”生意持续火热。
张连起也指出,“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增值税税率实行五级制(即 17%、13%、11%、6%、0),加之 3%的征收率,税率偏多,容易扭曲增值税抵扣链条,带来一定的征管风险。“要在充分论证、科学测算的基础上逐步减少税率档次,第一步可考虑将制造业 17%的标准税率降至 13%。”
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等多位代表委员则建议,将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7%降至12%,并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张连起还认为,应逐步放宽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现代服务业纳税人普遍规模较小,在简易征收、不抵扣进项税额的政策下,难以享受增值税不重复课税的优势。‘营改增’试点确定了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应税标准为年销售额 500 万元,而工业为 50 万元,商业为80 万元,三类企业标准差距过大,不利于税收公平。可考虑将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降至年销售额 60 万元。”
此外,张连起表示,先行试点“营改增”的少数地区出台了超税负返还优惠政策,而有些省市并无此类政策,致使纳税人未能享受到公平待遇,容易产生新的政策“洼地”。“要在最大程度认定进项抵扣的基础上,完全取消‘营改增’超税负返还。”
为企业减负呼声高
除了推进“营改增”以外,李克强还指出,今年将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承担的社会综合成本确实较高。例如,“五险一金”的标准过高,脱离中国发展实际,使企业与员工都不堪重负;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基金、职工教育基金、残疾人保障金等社会公益性负担,也都加在企业头上。
不仅如此,在国内,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水、电、石油等资源、能源价格也比发达国家高;同时,银行利率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相比,也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傅军认为,高昂的社会综合成本,使中国企业缺乏优势,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政府应根据国情和企业实情,取消一切不合理的乱收费,减免相关附加费用,同时要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五险一金”标准,切实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傅军还表示,除了增值税相关改革以外,政府也应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就大型企业而言,25%的所得税税率还算比较合理,但对中小企业来说,这个税率明显偏高。政府可根据企业规模差异区别对待,对尚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给予同‘小微企业’一样的20%低税率优惠。”
“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是好事。但政策的落实并不容易,因此,应努力帮助更多企业切实地享受到政策的实惠。”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介绍,自己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地方自十八大以来已经出台了上百个关于企业减负的文件,但仍有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反映,“感受不明显”。
“具体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比如,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政策虽然立意非常好,但申请和审批环节比较繁琐,而小微企业规模通常都在十人以下,没有精力、专人和时间来研究这些政策。”蔡玲表示,其今年“两会”提案的重点是将在调研中了解到的实体经济需求,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心声反映出来,使已出台的政策可实施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