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央企总会计师全面学习新《企业财务通则》

央企总会计师全面学习新《企业财务通则》

  今年8月底,财政部在北京市怀柔财政培训中心举办了《企业财务通则》高级研讨班。在开班仪式上,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作重要讲话。财政部企业司司长贾谌作开班致辞,简要介绍了《通则》修订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来自131家央企的总会计师和财务负责人共140人全面学习了2007年1月1日施行的新《通则》,并对《通则》贯彻执行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财政部企业司副司长宋康乐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实施《通则》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在研讨中,央企财务高管们从不同角度,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畅所欲言。为了增进各界对《企业财务通则》的理解,以利于企业贯彻实施新《通则》,我们将其中的精彩发言作一整理,以飨读者。 ——编者按

  

  打造新的平台 提供财务规范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会计师张华:

  通过这次培训,对《企业财务通则》才有了深刻的认识,我的理解,财务工作是构建财务体制,建立财务秩序。打个比方,财务工作就像要打造一条高速公路,什么地方限速、什么地方拐弯、什么地方是出口,都有明确的要求。而会计工作就像在造好的高速公路上面行驶。因此,财务是比会计更高层次的东西。

  当然,《企业财务通则》仅是个框架,就像高速公路的毛胚,这就需要我们这些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从而打造企业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高速公路。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计财部部长谭丽丽:  

  《企业财务通则》的精髓不在于规定本身,而在于规定之外的财务管理精神和政策环境,不在于基层财务人员,而在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通则》从财务控制上讲,要控制财务风险,要参与战略管理,做好财务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给企业财务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企业财务工作面太窄,在实际管理

  中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财务通则》在信息管理中提出,要逐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这不光是针对财务工作的,也涉及生产、采购、工程、投资、销售等各个环节,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因此,《通则》是建立在企业需求基础上的,下一步应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刘华学:  

  新的《企业财务通则》更规范化、更原则化,也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体现在与《公司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协调上。原则化体现在更注重引导,而非具体操作上的规范。系统化则体现在涵盖了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强调政府、投资者、经营者三层次之间的管理。《通则》为企业提供了行为规范,指导性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聘请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诊断分析,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财务控制部部长郜德吉:  

  《企业财务通则》更多的是要求企业应当做什么,而不是过去那种必须做什么,是指导性而非指令性,将权力下放到企业,给出非常清晰的框架。如对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职责分工,就是一大突破,对我们这种集团性企业而言,同时担负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我们并未偏离《企业财务通则》所指出的方向,除了预算控制、现金流管理,我们还通过内部投资管理和外部投资管理制度加以补充。

  总的来说,《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的《企业财务通则》框架下,企业可以更大幅度地开展自主管理,更有助于企业财务支持决策。因此,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实现了管理模式的转变,宏观层面上给出企业清晰的管理框架,企业层面上使得自主管理更有政策依据。

  

  提高思想认识 贯彻实施通则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财务部副部长王旭东:  

  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公司法》联系密切,明确了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突出了财务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特别是要求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这一点在企业实务中相当重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会逐步加大,我们将以其作为重点纳入企业制度建设内容。通过学习《企业财务通则》,加上企业自身努力,争取在财务管理方面上一个台阶。

  

  ■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总会计师张广文:  

  通过学习,我有三点体会:一是《通则》政策性很强,涉及当前敏感的经济利益关系和财务环境问题。二是《通则》等财务制度能够真正为企业创造管理效益。与会计制度相比,《企业会计准则》解决的是会计信息的归纳和分析问题,《通则》解决的是更高层面的企业财务管理

  问题。三是希望财政部今后能更多地出台一些“范本”,指导企业财务行为。  

  下一步,我们要根据《通则》的要求,梳理现有的内部制度,并组织人员拟定新制度。相信这会让我们企业的财务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会计师姜鑫:  

  《企业财务通则》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指导,可以说是企业财务行为的“基本准则”。正因为这样,不可能所有企业一拿过来就可以用,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予以细化和落实。前期我们集团分三步学习和贯彻实施《通则》:第一步,组织全系统200多名财务人员学习《通则》;第二步,在学习基础上梳理现有制度,找出差异和不吻合的地方;第三步,修订内部制度,这也是工作量最大的,目前仍在进行。我感觉,《通则》的出台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企业在下一步贯彻实施时,还要多征询财政部意见。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财务部经理袁金涛:  

  《企业财务通则》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引导,不加以强行规定,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制度;二是规范了政府、投资者、经营者三者的关系,明确了三者之间的责、权、利;三是引入了国际财务管理的一些新概念,如信用管理、风险管理等。

  南航集团参与了多次《企业财务通则》培训,在内部制度建设上,一方面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重视“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推广全员、全过程管理,并且推进资金统一管理,以财务公司为平台,解决内部融资问题,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另一方面,聘请中介机构诊断分析,协助建立内控制度,制定了关于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8个原则规范,以及具体的财务操作办法,并具体梳理成内控手册。

  

  ■中商企业集团公司总会计师青雷:  

  《企业财务通则》构建了“主管财政机关——出资人——经营者”的财务管理体制。过去企业财务管理这三个层次是混淆的,这次创造性地划分了三个层次。《通则》体系也比较完整,围绕企业资金流转过程,

  增加了许多内容,对指导企业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下一步打算做两项工作:一是梳理现有财务制度,集团要从出资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做到“适度集权,适度放权”;二是指导被投资企业建立经营者财务制度体系。

  

  ■三峡总公司财务部副主任李绍平:  

  首先感谢国家财政政策对三峡工程的支持,财政部通过三峡建设基金、增值税和所得税退税等多种方式支持三峡工程的建设,到目前为止,计划中的24台机组已有21台装机发电,在发电、航运、防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我们公司实现了前台和后台分离、财务和会计分离,财务部门负责筹资、投资和资产管理、会计部门负责后台核算和报表,已经在组织形式上为贯彻《企业财务通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贯彻实行通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效果不能立刻体现出来,重点在于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领导要求明确 实施措施具体  

  ■财政部企业司副司长宋康乐:  

  新《通则》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对贯彻实施新《通则》,我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组织企业继续加强对新《通则》的学习与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89家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共组织所属7592户企业、共计103661人参加了《通则》的培训,其中集团领导成员371人,各级财务领导23237人。通过学习与培训新《通则》,切实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二是要做好新旧财务制度的平稳过渡。由于配套办法需要逐步出台,原有的制度凡是与新《通则》不一致的,应当以新《通则》为准,该修订的修改,该补充的补充。

  三是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分配关系。企业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应当按照财政部有关财务政策处理,并尽快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办法,以及对管理者及其他职工实行以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要严格按照《通则》及相关规定执行。

  四是要注意落实投资者、经营者不同的财务管理权限与责任,并加强内部财务监督。

  五是要贯彻企业集团发展方针,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新《通则》。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率先组织做好新《通则》的贯彻实施工作,研究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规范,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顺应经济改革 推进财务管理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黎明:  

  1993年执行《企业财务通则》,正值党中央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时,而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新的《通则》开始施行。可以说,财务制度的改革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一步步深入的过程。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是从社会管理角度出发的,规范的内容包括社会公正、社会义务、协调社会财务关系,应与出资人财务制度有所区别。在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尚未健全的条件下,《通则》将相关法律对企业的财务规范综合在一起,并加以补充完善,对社会的财务秩序建设是很有意义的。当然,随着法律的完善,财务的一部分内容要由法律来规范,一部分会纳入投资者的财务制度来决定。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刘绪华:  

  《企业财务通则》的发布,体现出理念变化,包括在公司治理、公共财政等方面。随着近年来市场宏观环境变化,企业改制进程中出现了多种财务问题,我们以各种规章制度应对,但条理不清晰。《企业财务通则》的颁发非常及时,便于理顺财务体制,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了指导性文件。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财务部部长杨良:  

  《通则》与原来的《通则》和《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相比,是一个延续,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它的内容十分丰富,重

  点是建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指导,在体系上也更加合理,对风险管理、预算管理、信息管理等进行了重点论述,对投资者、经营者的责任进行了单独描述,企业财务评价的重点在于对企业内控制度有效性的评价,财务信息管理则重在体现企业财务质量的要求。因此,《通则》对企业如何开展财务控制、处理好财务关系,集团公司如何扮演好投资者与经营者双重角色,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通则》赋予了企业更大的财务自主权,但对企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因此,企业依据《通则》制定内部管理配套办法,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必要。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赵传香:  

  《企业财务通则》在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内容等方面具有诸多创新,对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控制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目标,我公司推行“一个全面(预算)、三个集中(债务、资金、会计核算)”,通过了美国上市公司无保留意见的审计;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开展资产营运,在上市公司中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财务费用显著节约;三是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信息共享,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推行ERP系统(企业资源统筹计划),实现整个集团信息处理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财务部总经理朱敏:  

  我觉得《通则》的修订十分必要,贯彻落实《通则》就要全面梳理内部财务制度,建立财务管理体系,发挥日常监督机制,适应市场的变化,促进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移动1997年上市,受到了三地的监管,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一是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二是实行预算管理,特别是加强了薪酬管理;三是推行ERP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强财务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四是加强内部控制,将财务级次从原来的总部、省、地市、县四级减少到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在加强核算、信息透明化、降低风险和资源配置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畅谈真知灼见 积极献计献策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高明湘:  

  《通则》与1993年实施的“两则”、“两制”相比,前进了一大步,对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地位。另外,财政部的培训讲解,对每项规定制定的具体背景都进行了详细介绍,非常有针对性,对企业贯彻执行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想提一下:一是《准则》更具备市场化的特点,有一定超越性;而《通则》则更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不完全市场化,具有阶段性特点。因此,应当处理好二者的差异。二是《通则》的落实重点是约束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发展;而《准则》对会计操作进行了严格规定,具有刚性。二者应当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走向市场。三是《通则》是指导性的规定,重在指导企业如何进行自律,对企业管理的某些问题只规定处理原则,在实施中还要有如何处理与税法的关系的方法。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张树强:  

  《企业财务通则》颁布后,我翻看了不下10遍,感到《通则》体系很完整,围绕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作出的财务管理规定,对企业实践很有指导意义。《通则》的许多改革措施,

  也将对企业财务有很大影响。例如,允许企业实行激励分配制度,取消按工资总额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制度,企业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控制这方面的人工成本问题。我也希望财政部能就职工集体福利费的标准和项目出台指导意见,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依据。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总会计师杨家义:

  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的需要,财政部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可以说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很紧密,却是两种不同的工作,财务是更高层次的。因为企业要创造利润,要为社会进一步创造价值,财务管理就更为重要。所以,贯彻落实《企业财务通则》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水平还不高,与企业会计和财务工作混为一谈有一定关系,我觉得应当建立一个大财务的概念,推行财务总监制度,任何有关企业创造价值的工作都可以纳入财务管理的范围当中。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赵荣哲:  

  我的体会:第一,《通则》出台前有效的财务制度偏老、偏少,《通则》的出台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第二,财务制度短缺,直接导致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过多强调“自律”,这样很容易出现“老实人吃亏”的情况,例如一些企业在薪酬、职务消费等财务支出方面就不自律,相反,那些自律的企业就吃亏了,因此造成了分配不公。所以,以后应该通过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强调“他律”。第三,“两则”都涉及重大变革,希望能够做好相互衔接,例如,在现行财务制度下,“工效挂钩”政策何去何从,“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又如何与此衔接,希望进一步明确。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刘跃珍:  

  《通则》的出台意义重大,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非常重要。它为企业构建科学财务管

  理体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与《公司法》、《准则》都结合得很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是,《通则》只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原则性规定太多,建议进一步制定配套办法。在执行范围方面,我们集团所属的事业单位较多,按照规定比照执行,对目前国家对于军工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有影响,应当做好衔接。在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方面,《通则》是以《公司法》为依据进行规范的,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者责任,还要进一步研究落实。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会计师罗乾宜:  

  《通则》一方面重在树立新的理念,为企业财务管理指引方向,并引导企业真正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例如通过分配政策吸引人才等。另一方面是从理财的角度,指导企业通过抓住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重点,立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例如对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规定,重点应是如何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体现企业的价值。军工企业在实施《通则》中,主要面临军品定价和成本规范问题。目前军品计价可以概括为“垄断采购、计划供给”,根本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财政部对此应该尽快进行这方面的政策调整,以促进军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我们感到新《准则》中调节企业利润的因素非常多,《通则》对此应有相应的财务行为规范,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约束。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