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政府会计改革“升级”迈入实践细则制定期

政府会计改革“升级”迈入实践细则制定期

日前,财政部正式发布《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 —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 —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 —固定资产》和《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 —无形资产》(下称“4项具体准则”)。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政府会计具体准则,意味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又向前迈进一步。

政府会计改革向实操迈进一步
“4项具体准则的发布具有标志性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所长张琦告诉记者,4项具体准则主要规范了资产方面几个重要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这向社会公众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已经由概念框架迈向了实际操作,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落实到了具体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王彦告诉记者,财政部于2015年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下称“《基本准则》”),是政府会计核算规范的统领性文件。但《基本准则》规定的是原则性内容,需要依托具体准则、会计制度等具体的会计标准才能落到实处。此次发布4项具体准则是在政府会计《基本准则》框架下的第一批具体会计标准。
“随着发布4项准则及以后陆续出台的其他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基本准则》的内容就能逐步落实到政府会计实务当中。”王彦说。
记者了解到,实务界正在热切期盼能够发布4项具体准则的讲解以及出台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对会计分录、科目做出具体规定。
事实上,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已经透露,2015年上半年,财政部会计司已经启动了《政府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研究制定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征求意见稿草案。

进入具体准则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4项具体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穗红说,4项具体准则的制定和发布是对以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规范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多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虽然也采取了“准则+制度”的模式,但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并没有完全统一,行政单位缺少财务会计的相关准则,事业单位虽然有会计准则,但准则的功能定位不清,其内容大都属于基本准则的范畴,对会计核算的实际规范作用不大。
“这次发布的4项具体准则是对政府会计核算的统一规范,并且有着准确的具体准则定位,将能够在政府会计改革中起到实际有效的作用。”陈穗红说。
王彦也认为,4项具体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政府会计具体准则这一空白开始被填补,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全面形成发展。
据了解,财政部会计司已经启动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政府或有事项、租赁、土地、政府储备物资、政府收入、政府成本费用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相关准则讨论稿已经形成,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将陆续发布。

明确加强政府财务会计功能
《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 离又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4项具体准则的内容则明确地体现了加强政府财务会计功能的改革导向。
陈穗红说,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是政府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4项具体准则对这些经济业务和事项采取了统一的基于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处理原则,将为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设提供重要的会计核算基础。这也将有利于促进政府加强财政管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体系日益健全,政府会计主体关于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方面的交易与事项不断增加,规范的会计核算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发挥会计核算的管理工具功能,有助于加强政府财政管理和资产的管理。
另外,4项具体准则反映出改革后的政府会计将加大核算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将比以往的预算会计提供更加全面系统 的信息内容。陈穗红说,这不仅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而且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财政透明度提升。
这无疑充分考虑了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特点。“由于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进行剥离,财务会计将会长得像企业会计,但又不同于企业会计。”张琦说。
的确,4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的制定,既借鉴了企业会计同类准则的经验,又没有照搬企业会计准则的做法,而是根据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特点进行核算规范。
王彦研究发现,这4项具体准则中有四处内容体现出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即对非交易活动取得和让渡资产的确认、计量进行了规范,在股权投资核算中一般采用权益法,计提资产折旧的方法只采用直线法和工作量法,针对政府单位出售资产等活动规定,取得的现金净收入计入负债,出售资产的价值全额计入费用。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