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审计2001.9
谈审计监督在财政管理改革中的作用
郑仲文
财政管理改革,是我国财政自如年代以来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实行公共财政的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之后,又一重大改革举措。这对于加强和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拟就审计监督在财政管理改革中的作用谈几点认识。
财政管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依法、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这与审计监督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由于在财政管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阻力,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审计监督特有的职能和作用,有助于支持和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直至达到目标。因此,在当前的审计
工作中,特别是在对财政部门组织执行政府预算收支情况和政府各部门及其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中,要以支持和促进财政管理改革为目标,加大审计力度,促使各部门、单位认真执行改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沿着改革的方向改善和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在目前的具体审计工作中,应着重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审计监督:
一、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部门组织执行政府预算收支情况的审计监对,从源头上促进财政管理改革目标的实现。要认真贯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以经人大批准的预算为重要依据,加强对政府预算收支的审计监督,坚决纠正预算执行中一切不合法、不合理和不规范的问题。重点应审计财政部门不严格执行预算,随意调整预算支出方向和支出项目等问题,严格控制预算资金在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调剂,特别要坚决纠正本经人大批准,擅自调减农业、教育、科技和社会保障预算资金的问题,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要加强对财政上下级结算支出和补助下级支出的审计监督,揭露和纠正其中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促进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
二、加强对政府各部门预算收支的审计监督,促进细化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首先,要继续认真审计。坚决查处部门预算收支中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特别是违法犯罪问题,严肃财经纪律,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对预算收支真实性的审计监督,促进各部门真实全面地反映预算收支情况,为财政管理改革建立真实、准确、规范的核算基础;第三,要认真审计预算收入的完整性和预算支出是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改革初期,应主要是从总体上审查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安排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研究产生差异的主、客观原因,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部门预算的逐步细化并严格执行预算。
三、要加强对政府备部门采购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对目前尚未实行政府采购的单位,主要审计其采购活动中的损失浪费问题,查处其中的经济犯罪和各种腐败现象,促进其加强管理,改革采购管理制度,实行政府采购,提高采购业务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已实行政府采购的部门和单位,要审计其是否认真执行有关政府采购规章制度,采购合同的招投标是否合法、规范,有无违法、舞弊行为等,保证政府采购法规和制度的贯彻实施。
四、要加强对预算外收支的审计监督,促进预算外资全省理制度的改革。要重点审计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制度执行情况,坚决查处转移。挪用预算外资金,设立“小金库”等问题;要继续认真清理各部门、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对一切不合规账户坚决予以撤并,以从根本上堵塞漏洞;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支出的审计监督,纠正预算外资金账外收支、体外循环等违纪违规问题,促进各部门、单位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收支盘子,以保证部门预算的完整性。
(作者单位:审计署海关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