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应对策略

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应对策略

张 燕

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入推进,内部审计已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由于国家机关的审计力量有限,完全靠国家审计机关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较为困难。因此,认真抓紧抓好抓实内部审计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项紧迫而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审计署颁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大都建立了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近几年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编制部门预算、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的财政体制改革,一些行业、系统还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会计核算。但大多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计机构并不健全。究其原因,受体制编制的限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基本上是无机构编制、无人员编制、无经费保障,致使很多单位想完善内审计机构内审工作环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加强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影响着内部审计功能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人员学习能力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审计能力和技巧,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和后续教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审计业务以及最新的法律政策要求,保证不了内部审计的质量。而且内审人员大多是年龄较大的财务人员,安于现状,不能自觉地去学习、获取新的审计专业知识,与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脱节,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三)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不够规范

目前基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够规范,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质量较低,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监控作用。从实际情况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内审制度,但未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制度,缺少事前的审计计划、事中的审计程序和报告期的审计复核;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问题定性模棱两可等等。还有一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停留在一般性的财务检查上,无取证资料、无工作底稿,只出具简单的汇报材料。内审的一个核心职能就是对错弊的处理,特别是除弊,可以防止和杜绝人为的、客观的错误,这就需要进行内审处罚,而实际操作中,内审处罚难以落到实处。

(四)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单一,技术手段滞后

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局限于以查错纠弊为主的传统财务收支审计,采用的是就账查账的传统审计方法,审计范围一般是通过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至于资金使用的效益、效果如何,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难以充分展示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功能。这一现状,一方面弱化了内审监督强度;另一方面,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缺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必将给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而内部审计技术手段滞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审计手段落后,不仅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全面地规范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领导关系、审计范围、主要权限、工作程序、内部管理及与审计机关的关系。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机构的设置,首先要从机构、编制上解决问题,明确规定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其他审计业务较少的单位,可以设置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对尚未建立审计机构的部门和单位,要督促抓紧把审计机构建立起来。

(二)理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要明确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关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管,可以借鉴审计署的派出审计机构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审计监督,另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也有了抓手,有效地解决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也可以扩大审计覆盖面,真正实现审计全覆盖。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

县级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定期开展活动,培训专业知识、交流审计经验等。单位内部要建立审计人员培训制度,加快内审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起一套复合型的内审人才队伍,更好地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内部审计的工作报告制度、从事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的条件、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与权限、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与考评及各项审计业务的具体程序等,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程序,是借鉴国家审计的工作程序,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也应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才能彻底解决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州市吴兴区审计局)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