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明
2016年6月,国家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下称《基本指引》),这是2014年10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出台以来,财政部发布的第一份落实《指导意见》的专业性文件,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文件,广大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应予密切关注、认真学习、有效应用。
学好用好《基本指引》,首先要全面、正确认识《基本指引》的功能与地位。
众所周知,《指导意见》是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的指导纲领,它提出了“4+1”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目标与任务,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建设。《基本指引》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这五个方面均有密切关系,直接和间接影响着这五个方面,所以说《基本指引》是落实《指导意见》的基础性、关键性成果,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奠基性文献。
一、《基本指引》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的统领和依据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用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的系列性标准,它将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示范。其中,基本指引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的总结提炼,解决对管理会计的基本认识问题,如管理会计概念、目标、应用原则、应用主体、应用要素(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等四要素)等,为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准确理解管理会计、科学系统应用管理会计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方向;应用指引将着重介绍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说明各种工具方法应用的环境、如何选择、具体操作及各自的优缺点、预期效果等,为单位系统了解和应用管理会计提供具体指导,以推动管理会计在单位的有效应用;案例示范是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是对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实例示范,为单位提供直观的参考借鉴,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重要补充。应该指出,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应用指引居于主体地位,但基本指引起统领作用,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的首要工作,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依据。应用指引的框架设计、示范案例的选取都将依据基本指引而展开。
二、《基本指引》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一切行动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作为会计的重要分支,作为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管理会计的发展必须遵循事物发展一般规律,大力推进理论体系建设,切实发挥理论先导作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是对实践规律性的提炼与总结。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看,管理会计理论正是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管理科学和科技水平以及管理会计实务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管理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升华的,成为指导单位开展管理会计活动的重要行动指南。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必须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单位实际,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互动,切实推动管理会计经验做法上升到理论。我国引进管理会计已有三十多年,但管理会计理论建设步伐缓慢,至今未形成一套内容比较完备、逻辑关系清晰、有效引领实践、业界基本公认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广泛、有序、高效的管理会计实践基础。《基本指引》明确了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要素等主要问题,是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核心内容的总结、提炼。《基本指引》的发布,标志着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已全面启动,必将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工作更加普遍、有序、高效开展,涌现更多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提供必要的实践基础。同时,《基本指引》提出若干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到标准,解决了多年来对管理会计认识不一、缺乏公认的定义和框架等基本问题,有利于引导会计理论界统一认识,形成共同话语基础,推进管理会计理论加速发展。况且,《基本指引》本身就是汇集各方认识、协调各方意见形成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应被视作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基本指引》是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
毋庸置疑,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设计好人才能力框架是关键。人才能力框架是对要成为合格人才应具备什么能力、什么知识结构所做的系统梳理和科学概括。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及人才评价体系的形成,有待我国会计界专家、管理界专家、人力资源专家通力合作、深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指引》为我国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及人才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因为《基本指引》不仅明确了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而且明确了管理会计应用的要素,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等,强调“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单位管理需要的相关活动”,指出单位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应用管理会计所需使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这些条款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无疑是研究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管理会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四、《基本指引》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导示
信息化是支持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尽管已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鉴此,《基本指引》明确要求“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实施。”并且明确了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可靠、及时、可理解)、信息载体形式(管理会计报告)、信息提供周期(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等。另外,《基本指引》列示了单位开展管理会计活动的纵向环节(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梳理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横向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并提出“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基本指引》的这些内容为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导示,有助于单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五、《基本指引》是开展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的主要依据
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是现代会计服务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上述四大任务顺利实施推进的外部支持。开展任何咨询服务类工作,为保证其工作质量,达到预定目的,必需有相应的规范与评价依据。比如,会计准则体系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即评价单位财务报表的合规性、真实性)的主要依据,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即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的主要依据。无疑,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机构开展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的主要依据。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全面深入地学好《基本指引》和即将陆续发布的应用指引及案例示范,领会其实质要领,融会贯通,才有可能为委托单位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创新性的管理会计实务方案,解决单位在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助力单位提质增效,实现战略规划,创造更多价值。
(作者简介: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