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越来越多地依赖数据分析技术,并加大聘用那些掌握复杂数据分析技能人才的力度。
技术成为内审“新风向”
全球著名的独立内部审计、商业风险及技术风险咨询服务机构———甫瀚咨询(Protiviti)近日对全球900多位内部审计专业人士进行了一项调查。其调查结果发现,73%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组织在执行数据分析的时候,都加大了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力度,特别是那些在这方面做得“风生水起”的组织更是重视数据分析工作。
“在较高的层级上,我们看到了数据的可比性。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也听到了商业领域对数据分析的强烈诉求,人们对数字化和机器人技术的那种渴望与日俱增。”甫瀚咨询负责全球内部审计的执行副总裁布赖恩·克里斯滕森说,很显然,在审计领域,数据分析的使用被公认为是当今与未来公司的最佳实践。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审计专业人员也承认了这一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审计专业人员仍在审计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使用数据分析来处理具体问题。
调查发现,受访者提到最多的还是技术导向的内部审计与会计准则,它们被受访者认为是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同时,数据质量也是许多使用数据分析的内部审计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他们使用的数据质量是不错的。
“我认为,许多新工具与技术的出现会对数据与审计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这也成为人们普遍遇到的挑战。”布赖恩·克里斯滕森说,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机会都可以被捕捉与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有越来越多机会的背后都可以用数据进行分析。围绕业务流程,审计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监控,并以数据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协助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进行整体评估。
数据分析人才备受青睐
甫瀚咨询发现,34%的受访审计人员称,其所在公司准备招聘更多具有数据分析技能的人才。“我们注意到,审计人员的未来就是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为财务工作提供更多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技术支持。”布赖恩·克里斯滕森说,那些与数据有关的工作通常与数据科学有关。其实,具备数据分析技能的审计人员也可以称为数据科学家,他们不但要有商科背景,还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与计算机编程能力。只有具备上述能力,审计人员才会对业务流程中的潜在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估。
他指出,信用卡公司与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交易过程进行监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模型,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可以进行分析的各种数据。“我认为,这些数据将指导整个审计业务流程,并帮助审计人员对每一天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布赖恩·克里斯滕森说。
在内部审计领域,利用数据分析还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尽管它们目前所掌握的技术还不能对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但仍然有60%的受访公司表示,它们对已经掌握的数据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数据“解密”的时间也为时不远了。
“数据用户常常抱怨,手里的数据太过庞杂,很多并不是它们想要的,但就是这些数据会对公司发展提供比较准确的预测。其实,庞杂数据中有与公司发展相互关联的信息,也正是这些信息会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布赖恩·克里斯滕森说,“审计人员应该抱着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手中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有可能成为其所在公司跳跃式发展的‘法宝’。”即便所有的技术都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但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他们仍要不断与管理层交流其最新的发现以及其在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时的心得体会。布赖恩·克里斯滕森说:“这就引出了一个命题,审计职业的前景会发生何种变化?我认为,未来的审计人员不但要有财会与金融背景,还要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会在掌握科技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