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大学张强
在四月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有幸到厦门参加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2017年第一期(湖南省)培训班”,聆听了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陈艳萍教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基础性评价的解读。在培训中,陈教授主要是从内部控制与舞弊理论、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讲述的。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陈教授在培训中首先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系统的建设,而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
2.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
部分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导致监控力度不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
3.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流失比较严重
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后勤部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产价值和实物分布情况;使用部门只用不管。长此以往,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
那么高校作为一个典型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是如何有效规避和处理以上这些问题呢?
1.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
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因此,我校定期和不定期对各院系、处室的财务负责人和相关领导就财务内部控制方面进行培训学习,以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
2.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对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经济活动,确定单位自控的重点和目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我校财务一直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模式,一方面通过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设置不相容岗位,严格执行定岗定位定操作,实行“内部牵制”。如:支付业务按权限和程序实行决策审批、支付大额资金或特殊款项前须审批和备案、收付业务均采取网银系统直接操作且出纳只能根据财务系统的数据支付,而不能修改支付金额和相关数据,网银账户的签发密码器、审核密码器和支付密码器由不同人员保管并设置密码等;另一方面财务各部门或同一部门的不相容职务相关人员在岗位上相互制约,在工作过程中相互监督。如:不相容岗位职员出差或休假时有专人接管,不做形式上的分工;财务岗位的员工实行轮岗制。这些不相容职务分离措施严格执行,能够预防有意的舞弊行为。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重视内部审计控制,真正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顺利、有效运行。内部审计控制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在2008年,我校在计划财务处成立了稽查科,专门负责处内的内部审计。稽查科将会计控制制度作为审计评审对象,通过对会计业务和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不断发现和改正问题,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经济违规。
4. 提高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人员素质的高低程度,其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作人员具有爱岗敬业的品质和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更应该加强对基层财务相关人员的培训。如部分基层收费人员、报账人员、财务经办人员等基层人员通常由于学历不高,没有良好的财会知识,而在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事实,按习惯做事,往往容易发生问题。对此,我校通过开展针对全校所有财务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从基层开始,层层递进,从而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5.完善管理系统、加大国有资产信息化的推进力度
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整体较低。目前,一方面要利用高校现有网络,搭建校园数据中心,整合各类系统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另一方面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的信息化、实时化、准确化、标准化,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我校于2016年元月实现了财务系统与资产系统的数据定点对接,确保了数据的完整和统一。
随着时代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也要跟着不断的修改,以达到其有效性,切实控制各种漏洞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单位,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也显得犹为重要。有人说,无论多么完美的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也只能是聋子的耳朵——一种摆设而已。作为一个财务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不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成为一种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