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思考以杭州市为例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思考以杭州市为例

杭州市财政局 许国平 徐菁
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 是指反映各级政府或各
级部门整体财务状态、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
性等的报告。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不
仅是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
力,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改革。
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背景及进程 1.改革背景及意义。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要“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将“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
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
告”上升到法律保障的高度。同年9月国务院做出《深
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强调要研究制定政府综
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制度规范和操作指南,建
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要研究将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要指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绩效的
依据,逐步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公开机制。按照党
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2014年12月,国务院批转实
施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改革方案》,《方案》对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主要任务及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一一作了明确。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对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
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第一,摸清“家底”,有利于加强政府资产
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有利于为开展政府信用评
级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决策能力与水平,
促进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二,准确反映政府运
行成本,有利于合理评价政府绩效,促进降低政府运
行成本、提升公共管理效率;第三,全面反映政府财
务状况和运行情况,有利于提升财政透明度和公共管
理水平,满足包括市场主体在内的各方信息需求,促
进政府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
2.实施进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
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涉及到各方面配套改革。
在会计制度方面,财政部修订颁布了新的《财政总
预算会计制度》,于2016年1月1日起实行;制定出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思考 ——以杭州市为例
/杭州市财政局 许国平 徐菁
杭州市于 2014 年开始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2017 年市本级启动政府部门财务
报告编制工作,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编制制度和工作体系,但在报表编制实践中,
尚未解决:公共基础设施情况的完整反映、政府投资类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反映、单
位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实等问题。为此,作者提出全面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体系、逐
步夯实在建工程等相关数据、大力提升单位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等对策建议。
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存货》《投
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具
体准则;2017年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
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印
发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相关的一《办法》两《指
南》 。在配套管理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
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行
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
在工作推进上,财政部采用了先易后难、逐步推
进的原则。2011年,在海南、广东、甘肃、上海、四
川等11个省市启动了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包括浙
江省本级。随后试编范围逐年扩大,2014年要求全国
所有市、县(市区)均开始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包括杭州市。2016年,财政部决定试编转入试点,确
定浙江省等部分省市作为正式编制政府财务报告试点
省份,并要求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
(二)杭州市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推进情况 杭州市于2014年开始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迄
今已连续编制4年。2016年除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外,还开展试编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组织市林水局和
市交通局两部门23家单位试编了2015年度政府部门财
务报告;拱墅区、西湖区、临安市也试点编制部门财
务报告。
2017年杭州市本级全面启动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
制工作,成立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编制工作方案,组建政府财务报告编制专家小组和联
络员小组,积极开展部门财务报告辅导培训等,历时
半年编制完成2016年度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2018年杭州市在上年基
础上再接再厉,积极开展各项编制工作。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中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几年的努力,杭州市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制度和较为顺畅的部门财务报告编
制工作体系,屡次获得上级财政部门的表扬。但在报
表编制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仍存在政府财务报告
数据质量不高、基础工作亟需完善等问题。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不实,未能完整反映公共基础设施情况 从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情况来看,政府部门直接管
理的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没有
在报告中予以反映。
1.确认存量资产入账价值有一定难度。一方面,
旧的预算会计制度没有公共基础设施会计科目,仅将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费用列支,没有要求将形成的
资产确认登账,造成管理单位核算意识不强,价值管
理缺失,数据资料不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现状。
另一方面,很多公共基础设施存在构造复杂重复、重
复建设等情况,在历史资料缺失情况下,对存量资产
重新评估计价存在一定难度。
2.无法厘清多元化投资下各方产权归属。公共基
础设施特别是重点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十分普遍,有
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中央、省、市本级和区拼盘投
资的,甚至还引入社会资本。目前《政府会计准则第5
号-公共基础设施》明确:一般情况下根据管理维护责
任来确认会计核算主体,但对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不
一致如何衔接准则并未提及,特别是一些跨区域拼盘
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涉及各级政府的权益,需要协商解
决。另外,对不同政府主体分别管理维护的公共基础
设施入账价值进行划分,在操作上也存在困难。
(二)资产缺失,未包括部分在建工程项目 杭州市2016年以前政府投资类专项资金预算直接
落实到建设管理单位,资金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给建
设单位或项目施工单位、物资设备供应商等,由建设
管理单位建账核算。部分建设单位不属于行政事业单
位,也未纳入国有企业范畴,按照制度规定不属于财
务报告合并范围。比如根据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报表
显示杭州市**建设发展中心在建工程为133.01亿元、
杭州市**前期办公室为183.02亿元、杭州市**建设指
14
2018年第4期调研成果
挥部为231.67亿元,这些在建工程数据均未在报表中
予以反映。2016年以后对于政府投资类专项资金纳入
部门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但是通过调研发现,
相关市级部门虽然核算了各项支出,但未对形成的相
应资产进行核算,各项政府投资一旦拨付,其形成的各
类资产难以得到反映。
(三)基础不实,单位会计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财政部各项改革接踵而至,但各级各类预算单位
尚未构建一支能够适应和支撑财政各项改革的会计从
业人员队伍。从近两年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来看,行
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执行到位,资产管理和内控
制度等有待加强,这些会计基础工作都会直接影响财
务报告数据质量。2017年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制
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明确2019年1月1
日实施,对会计基础工作又提出更高要求,但目前单
位财务会计基础现状令人堪忧。
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全面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体系 公共基础设施是政府资产重要组成部分,按照
《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的相关规则实
施,目前还存在较多争议问题和细化要求。要加强组
织领导和顶层设计,成立由政府领导挂帅、财政部门
牵头、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并
下设专门办公室,出台杭州市公共基础设施入账核算
操作细则,提出公共基础设施入账的工作方案及工作
进度要求。对涉及权限纠纷、杭州市区域或部门交叉
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由领导办公室逐一确认维护管
理单位,落实核算主体;对缺乏基础资料的,由领导
办公室牵头按公共基础设施特征进行分类,联合行业
管理部门制定各类公共基础设施计价标准及批量入账
要求。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加
强监管,逐步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二)逐步夯实在建工程等相关数据 对于有预算代码的建设单位,比如杭州市**建设
发展中心,2018年财政部门已经尝试参照自收自支事
业单位纳入部门决算和部门财务报告编报范围,上报
财政拨款及形成的在建工程等资产。对于纳入部门预
算单位的政府投资类项目支出,但预算单位没有进行
在建工程管理核算的,财政部门要督促预算单位按照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资产核算;确实无法纳
入核算范畴的,预算单位必需要求建设单位编制相关
报表,提供资产数据,进行并表操作或者在部门财务
报告附注中予以说明。对于已经建成使用,但由于各
项原因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财政部门要联
合建设部门整理项目名单,督促建设管理单位尽快办
理竣工决算、资产移交手续,纳入管理单位会计核
算;如历史遗留问题竣工困难的,建议纳入公共基础
设施范围,加以研究解决。
(三)大力提升单位会计专业胜任能力 为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
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提升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水
平迫在眉睫。
一要开展分级培训。财务工作离不开领导的支
持,财政部门要安排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财经纪律、
财务基础等知识培训,提高领导的财务管理水平,
争取领导支持;对财务力量较强部门由主管部门提
出需求,与财政部门联合开展细化培训,查漏补
缺;对财务力量较弱部门,由财政归口处室联合会
计管理处提供各项基础业务培训,适应政府会计制
度改革需求。
二要创新培训手段,可以采用联合培训、集中培
训、异地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手段开展学习,通过
设立大讲堂、举办竞赛、开展理论研究等各种方法,
切实提高基层会计人员业务员素质。还可以加强部门
之间经验交流,吸收先进单位经验,带动整体水平提
高。
三是采取激励考核措施,对于培训考核、知识竞
赛等成绩较好单位,会计管理部门在会计领军人才推
荐、大专院校高端专业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
当倾斜,对于基础知识考核不过关的单位,要有补
课、补考机制,特别落后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等。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