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报告如何应用与创新

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报告如何应用与创新

在管理会计的绩效管理、成本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及管理会计报告这四大方 法体系中,中国企业对管理会计报告的应 用或许是最弱的。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探 索获取企业决策支持信息的完美方案,是 中国企业能否打破管理会计应用瓶颈的 关键一环。 近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了主题 为“管理会计报告:应用与创新”的第六届管 理会计年度论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与践 行者分别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内涵与体系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认为, 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工作成效的直 接体现,管理会计在实践中最终能发挥什 么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也表现为 这些报告有着怎样的应用。 现阶段,尽管理论和实务界在绩效管 理、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取得 了许多成绩,但在管理会计报告方面,还 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李扣庆认为,管理 会计报告问题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牛鼻 子”,如果能解决它,很多管理会计问题或 许就可以迎刃而解。 对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框架 研究,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张先治 认为,框架应该涵盖4个流程及相应的报 告系统,即业务流程、基于会计要素的信 息流程、基于会计相关性的管理流程和基 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经营流程。 从实践的角度入手,中化集团化工事 业部副总裁、中化国际CFO秦晋克认为, 管理的核心是“行”。 “行”需要内心的认 可,变成本身思想和理念一部分才能落实 下去,管理会计尤其如此。当前,管理会 计的重心也要由成本、运营向战略转移, 由“内向” 向“外向”转型。 很多企业缺乏有用的信息与报告去 支持相关决策,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吴安妮 的解决方案是作业价值管理(AVM)。她 说: “要分析作业中心之可控及不可控资 源使用情况,分析作业之超用或剩余产能 情况,分析企业的整体价值链成本,进而 产生经营原因与结果整合的管理决策攸 关信息。”
应用与挑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管理 的兴起,一些先行公司在对管理会计的应 用中,逐步跳出企业内部的范畴,开始在 管理会计报告中关注市场环境、竞争对手 情况、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战略、全产业链 等,编制出战略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这些 标杆公司的应用在现今环境下具有相当 的借鉴意义。 飞利浦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财务部 主管刘令分享了飞利浦绩效导向的管理 会计系统。 “眼下,这套系统也面临着不小 的挑战。”刘令说,这包括数据准确性、组 织业务架构变化影响数据的可比性、业务 变化挑战基于历史趋势的简单推演、财务 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结合等。 爱驰汽车CEO兼CFO谷峰认为,作为 一家初创公司,管理会计报告作用最好的 体现就是它的商业计划书,从环境到战 略,从产品到团队,从资本规划到利润预 测,无所不包。当然, “管理会计一司一
策”
, 可塑性强,发展空间大。 谷峰认为,高质量的管理会计报告是 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管理会 计报告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用信息,要 有分析、结论、建议,重点是提示企业下一 步的行动计划。”他说。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李晓慧 认为,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反而具有 天然的管理会计优势。她说: “中小企业 业财融合有基础。比如其管理链条短,对 内报告和反馈成本及时,对管理会计报告 的需求也显而易见。”
事实上,在多年的管理会计探索中, 有很多企业创新实践可供借鉴。在此次 论坛上,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CVA战 略导向的全面对标管理体系设计》、海尔 集团公司的《财务第四张表:共赢增值 表》、浙江吉利控股的《管理会计、中国石 化西北油田的以资源创效链模型(RCC)为 基础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分别获得由上 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中国会计报社共同发 起的“第四届管理会计创新实践奖” 。
创新与发展
财务云、数据挖掘、数字签名、移动互 联网……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报告的过 程中如何主动融入新技术?未来的管理 会计报告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刘 勤看来,从信息系统角度看,管理会计报 告与财务报告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既是输 入,也是输出。频道化及个性化、规范性 及标准化、实时性及前瞻性、可视化及虚 拟化、多层次及穿透性是未来管理会计报 告发展的关键词。 同时,他还介绍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 言(XBRL)、知识图谱、神经网络、虚拟现实 等技术是如何支持管理会计报告发展 的。 “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趋于多样性和 规范性并存,其覆盖范围和效果取决于输 入的内容和处理的能力,报告的形式将向
个性、实时、超前和可视化发展,它的发展 依赖相关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撑。”刘勤总 结说。 浪潮集团副总裁魏代森给大家展示 了中国铁塔的案例。其以物理站址准确 归集资产、收入、成本,实现“一个站址一 张损益表、一个经营责任人一张损益表、 一个经营主体一张损益表”。其结合物联 网,实现了精细、实时、可视化财务管理。 “这背后的技术,也将支撑起未来的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魏代森说。 理论界的深入研究、实务界的成功探 索助推管理会计报告逐渐从幕后走向台 前。在理论实践中,管理会计报告又有哪 些创新与发展? “管理会计报告是个性化和标准化的 结合。”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潘飞认为,管理 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工具运用的最终载 体。现阶段管理会计报告是个性化需求 与标准化管理结合下的产物,即需要根据 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能够 使用标准化的模型编制。 在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公司审计部总 经理诸凡看来,要想让管理会计报告能够 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一定要满足报告使 用者潜在需求。与诸凡观点相似,中国民 生投资集团副总裁王团维也认为,管理会 计报告要满足管理层的需求,要得到管理 层的认可,还要指导企业应该怎么进行具 体决策。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