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管理会计工具在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工具在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的应用

文 何雪锋 陈静利 张鑫
  PPP模式是国家确定的重大经济改革任务,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抓手。首先,PPP项目有助于转换政府的传统职能,有效减轻财政负担,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实施PPP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发挥其优势,达到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促进投资主题多元化的目的。其次,PPP项目有助于合理分配风险。PPP项目在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即由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从而降低承建商与投资商的风险,使得风险分配较之前更加合理。再次,促成公共利益最大化。PPP项目应用范围大多涉及到的是基础设施领域,其明显特征是长期性。把相关配套服务交由各个社会资本方进行承担,使PPP项目呈现出“工程 + 服务”的升级特点,从而形成有效约束机制,进一步促成公共利益最大化。
  基础设施PPP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定价机制不健全,招标控制价计算不准确。公开招标是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目前,有些基础设施PPP项目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存在竞标人通过形成勾结契约来左右拍卖价格的不良现象,导致招标价得不到控制。
  2.财务预算管理缺乏。财务预算对资金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具有重大影响。对基础设施PPP项目而言,预算管理工作很是缺乏,还有部分人员采用传统的预算方法进行财务管理,导致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作用,最终使得基础设施项目的财务支出得不到准确记录,项目最终投资额与其投资成本相差悬殊。
  3.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到位。现阶段地方政府存在盲目扩建的不良现象,而社会投资方又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因此导致一些假PPP项目的出现。究其原因,部分基础设施PPP项目日常经营期间采用的都是粗犷式的管理形式,内部控制建设比较缺乏。还有部分基础设施PPP项目前期不注重风险预测,实施过程中又不对风险加以控制,结果项目运营后亏损非常严重,违约风险迅速上升。
  管理会计工具在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的应用
  (一)利用好管理会计工具贴现现金流法测算PPP项目的招标控制价
  《关于印发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企业投资内部收益率原则按8%测算,可结合行业特点和利率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具体通过竞争方式确定”。因此,完善资产的定价机制,加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财务分析,以PPP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采用管理会计工具中的贴现现金流法事先测算出拟实施的基础设施PPP项目政府方的招标控制价。其中该价格除了作为拦标价格以外,还需要评标专家对其进行评标。然后,对其做报价评比时,还要结合政府方测算的基础模型与投标人测算的结算票价模型,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作为“报价测算模型和方法正确性”打分的依据。当社会投资者投标价格高于提前设置好的招标控制价时,则说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效率性和经济性尚未达到PPP目标的要求,直接作为废标处理。
  (二)运用作业成本法和成本定额法对PPP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在全面分析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指标情况过程中,采用“作业消耗资源,成本消耗作业”的作业成本法原理,通过原有线路的作业消耗情况来预测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作业消耗情况。然后针对授权经营模式下的运行数据以及影响成本费用的关键因素,进行多次调研和论证,搜集分析大量有关数据,了解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作业中心进行划分。根据“作业耗费资源,成本动因明确可测”的原则,将成本分配至各个独立的作业中,进一步反推各作业的耗费定额。根据推测结果,参考基础设施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运营成本情况,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准确的对基础设施PPP项目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预算。
  (三)运用本量利分析完善PPP项目风险识别和控制体系,从而搭建风险分担机制
  根据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理念,我们应该以“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获得收益相匹配”为标准,妥善配置每一项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从而设计出“保底但不兜底”的风险分担机制和超额收益分成机制,达到保护各个协议方的目的。其次,引入本量利分析法,根据“投资者能够承担的风险上限是投资项目不亏损”设定项目盈亏平衡点,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测算实际流量在预测流量中不同比例以及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投资内含报酬率,最终完善PPP项目风险识别和控制体系,搭建风险分担机制。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