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乡镇企业局
2003年新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使乡镇企业会计处理有了更为明确可行的依据和指导,对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规范作用更加突出,对造假账等违法行为的威慑力和打击力度不断加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乡镇企业财务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省乡镇企业财务工作现状
我省乡镇企业经过“九五”期间大力度的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组织形式已由过去以集体企业为主,转变为以混合所有制形式为主,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截至2006底,全省乡镇企业达到145万个,其中90%以上是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699万人,完成增加值1856.9亿元,同比增长24.5%。乡镇企业已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省乡镇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乡镇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例如,政策的“歧视”使乡镇企业和其他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干预,使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等等。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从当前乡镇企业,尤其是效益不好的企业的现状看,其内部财务管理不论从财务管理体制方面,还是从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都没有真正确立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
二是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与组织机构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不失时机地改变财务管理工作方式,改变传统的财务合一的机构设置,适当加强组织的沟通与协作,搭建起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并使财务管理成为主动地支配企业再生产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才能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各项决策和防范风险控制创造好条件。
三是不重视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如何留住企业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将成为我省企业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但由于一些企业仍还在搞任人唯亲,从而堵塞了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和现有人员潜能的发挥,更不要说吸引优秀企业财务管理人才了。
二、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情况
根据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我省各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主动与财政部门协调合作,切实抓好本地乡镇企业实施新会计制度工作。本着“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与财政部门相互协作,精心组织,将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发现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乡镇企业执行新会计制度后,全省乡镇企业财务工作,得到加强,没有削弱。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推进乡镇企业实施新会计制度是各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履行职能的需要。指导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赋予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各级乡镇企业管理部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新形势下,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了解准确的信息,掌握确切的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助手、参谋,不推进乡镇企业实行新会计制度,就不能很好地履行管理的职能。
(二)实施新会计制度是乡镇企业自身更好发展、提高的需要。新的会计制度,重新规定了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备等新的核算内容,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更具客观真实性。赋予了企业更多的选择自主权,更能适应产权制度改革后新企业的要求,企业可以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核算方法。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加快与国际接轨。便于外国投资者能够读懂乡镇企业的财务报告,也便于乡镇企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创办企业。
(三)实施新会计制度是乡镇企业系统财会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实施新企业会计制度,是乡镇企业会计制度的第四次改革。这次改革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为前提,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宗旨,以统一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为目标,以与国际惯例充分协调为标准。它的突出特点是对不良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并给予企业自主选择会计政策和自主理财的权利。这对企业的经营者和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经营者,应当对会计和财务知识有更深的学习和了解,避免政策选择不当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财会指导人员,还是乡镇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及经营者,都更新了新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自身素质。
三、加强我省乡镇企业财务工作的对策措施
我省乡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面向新时代的现代财务管理观念
一是改变财务管理目标。将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二是改进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财务预测和风险监控机制,培养具有经营风险意识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借以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地追求创新与发展。三是转变对资本结构的认识。确立传统的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使其形成最有效的动态组合,实现企业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的最大化。
(二)做好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
国家颁发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是适应新的财务制度,促进企业进入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企业应考虑自己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结合两则制定适应自己的财务制度,把企业的法人财产落到实处,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确保财务活动有序进行。
(三)改进乡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简化财务报告
一是建立以税务报表模式为主体的财务会计报表体系。制定乡镇企业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规则,涉及如何与税务要求协商一致的问题。在乡镇企业中,税务会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财务会计。
二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辅以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的反映和控制是乡镇企业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目标。现金流量对乡镇企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权责发生制下净利润。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可以由权责发生制为主转向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能较准确地反映税法的“支付能力”观念。年终为了收益、费用的配比,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少量会计事项的调整。如:应付未付各项费用,应收未收的各项收入,应摊未摊的成本费用等,作必要的调整,使全年的收入、费用、利润取得较准确的反映。
三是简化财务会计报表及信息披露。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否被详尽、充分地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地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作出满意的决策。乡镇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不存在,从而对乡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纳税的需要,税务部门并不需要乡镇企业提供类似于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所必须对外提供的对投资者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四)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企业会计秩序
一是强化乡镇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是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广大财务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抓好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工作,并在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同时,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依法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工作基础薄弱。在当前情况下,应该严格执行财政部规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证、账、表的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明确。
四是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有了相对统一的规范,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我省的乡镇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通过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加强财务控制,简化财务会计报告,规范会计秩序,才能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竞争实力,促进我省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