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中内控与绩效管理有效结合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中内控与绩效管理有效结合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职能 转型和服务水平提升的迫切要求。为 了切实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 约束,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 预算制度,推进财政资源使用的合法 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预 算工作中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绩效管 理的有机结合。 一是加强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 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和培训。 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充分 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宣传 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建 立重管理、重内控、重绩效的文化氛围 和环境。提高领导和相关人员内控、 绩效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并将内控和 绩效管理实施情况纳入单位和干部考 核体系,真正使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 管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上 至单位最高领导层下至基层执行人 员,分层级、分内容、有侧重地全面开 展关于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系 统性学习培训,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讲 解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实 施办法、措施,强化相互间的联系,重 塑联合管理、人人参与的大管理意识, 增强相关人员对内控和预算绩效管理 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两者的同步发 展,使预算工作更为合理、目标更为明 确,达到提升预算编制、执行的目的。 二是结合内部控制要求,对绩效 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细化、量化。 将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两者的目 标体系充分融合。

先将内部控制的总 体管理目标分解为各部门管理运作及 业务过程中的具体目标;在充分考虑 内外部风险点的基础上,围绕内部控 制各项管理重点和关键点,重塑科学 性、规范性、操作性、可靠性强的绩效 目标体系,并在目标体系建设过程中 有效兼顾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财务 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绩效指标进行 针对性细化,确保指标体系能够保障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职 能和公益属性。如制定预算编报流 程、职责分工、绩效目标设定范围和标 准、涉及采购的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 编报执行制度,采购资产、实施项目预 算进度和达到何种绩效目标等均需明 确相应要求,保证内部预算有章可循。

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实现对 预算业务的风险控制。 应确保预算各部分及整个过程中 都有绩效管理,强化预算内部控制力 度,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长官意志的 做法向依法管理转变,从单纯靠习惯 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 和制度开展工作转变,从突击式、运动 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流程、指标约束 办事转变,提升管理绩效。在单位内 部建立预算执行追踪制度,定期比照 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实时监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激励 及约束作用;确保绝对分离不相容岗 位,完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预算执行 偏离绩效目标时及时纠正。采用每月 分项目支出进行预算执行和目标、逐 项绩效指标完成对比监控考核,无论 对于单位内部的项目执行者、管理人 员和领导,还是外部财政、审计等部 门,都一目了然,非常有效。

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 制信息沟通建设。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内控信息 进行广泛的、线上线下信息互通渠道 建设,以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现 象,同时搜集到的信息、意见、建议及 时汇总反馈给内控管理部门,帮助内 控人员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 积极修正,持续完善。单位内控目前 主要处在建设和实施阶段,逐渐向信 息化阶段迈进,将内部控制流程、绩效 管理指标内嵌固化于信息系统的设计 与开发中,有利于客观公正、标准规 范、高效地推进内控和绩效管理;同 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收集、比较、 反馈作用,以有效衔接管理层、执行层 从预算制定、执行到决算、分析、考核 的良性互动和循环,严肃预算管理。

五是引导公开预算的内部控制和 绩效管理情况。 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将预算编制、 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信 息进行公开,使整个预算从编报、申请 到执行、反馈的全过程,受到公众的监 督管理,倒逼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 识、规矩意识,强化在预算管理中重视 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意识,确保内部 控制和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实现以 公开促规范、推改革、提效能的目标。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