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审计就是查账,似乎天经地义,不但审计对象这么看,很多审计人员也是这么做的,实则不然。对于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来说,不但要关注账内要素,更要重视账外要素。
找准账外审计的切入点
(一)从统计报表切入
一是同类单位之间横向比较。同类单位不同科目之间的数据,应该具有相同的结构。如果某一科目或某一项经费与其他单位迥异,审计就应该将其作为重点。另外,同一单位数据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是找出经费收支大头的有效方法。二是不同年度之间纵向比较。同一单位不同年度的数据,应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如果某一年度激增或突降,就必须深入调查背后的原因,看看是否存在虚报冒领、虚列开支等问题。三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对照。本单位财务数据与其他业务数据之间应该具有一致性、关联性或对应性。通过比对不同来源数据,可以印证数据的真实性从而找到问题所在。
(二)从书面合同切入
一要审查房地产租赁合同。房屋租赁易发生“收不入账”的问题,审计中首要工作就是对房屋租赁合同进行汇总统计,将统计结果与财务数据、实地情况进行核对,看租金是否全部纳人账内、有无账外资金。二要审查医疗合作协议。医疗合作项目审计中,要将协议作为主要审查内容,结合成本核算表、财务账目、实际运行情况,重点看合同签订与实际执行是否一致、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有利医院发展。三要审查商品采购合同。要关注无合同问题,尤其是采购技术服务、进行产品加工等领域,看有无不订立合同进行合作等问题;要关注假合同问题,看有无签订阴阳合同逃避监管,有无签订虚假合同套取现金的问题;要关注“偏”合同问题,对价格、权责等合同要素逐一把关,看有无不合理条款或“不平等条约”。
(三)从外部调查切入
一是征集群众反映。组织问卷调查,根据审计项目拟定问卷内容,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总体情况;召开专题座谈,组织熟悉情况人员就某一类问题进行探讨;畅通举报渠道,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创建举报网站,广泛收集问题举报线索。二是询问经办人员。审计发现疑点时,要积极向经办人员求证,通过经办人员的解释判断经济活动的真伪。另外,要特别关注“特殊”经办人,如秘书、驾驶员等,这些人往往“一问三不知”,其背后很有可 能是握有财权的领导在操纵。三是约谈有关领导。就某一疑点问题或群众举报线索,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尤其是党委班子成员进行有针对性地个别谈话,或者单独访问知情者,作深入详细的了解,以搞清来龙去脉,查清事实真相。
把握账外审计的重难点
(一)资金审计应把握的账外要素
一要盘点库存资金。突击盘存是审计资金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重点看账实是否相符,有无账外资金、有无白条抵库、有无理财产品等。盘点时除了查看保险柜外,还要注意观察周边环境及人员动向。二要核实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是资金审计的重要凭据,通过核对银行对账单,可以掌握资金流量流向。要重点关注银行对账单是否真实完整、汇款单位与发票单位是否一致、有无汇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等问题。三要查验收费票据。将票控盘数据中的开票信息,与财务账目中的进款信息进行逐笔核对,找出只开票未进款、多开票少进款等问题。尤其是对有偿服务单位,要看有无虚开代开发票等问题。
(二)经费审计应把握的账外要素
要参考市场价格。对于物资采购项目,首先要了解市场,掌握实际采购过程和价格,将采购价格与供货价格以及市场平均价格进行对照,看价格是否虚高或虚低,是否存在假合同等问题。二要查验实物资产。要改变足不出户的“宅审模式,走出房间看实物,重点查验所采购的物资资产是否确有其物,是否与报销明细表上所列的型号、数量等一致。三要核实建设成果。要关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三超”以及报审情况,核对工程量清单,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地测量,查验是否有施工痕迹等。
(三)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账外要素
一要关注审批签字。主要看经费报销单和阅批件,看是否按经费审批权限签字,有无未经审批私自报销、有无超权限审批等问题。二要关注会议记录。重大财经事项必须审查会议记录,看是否集中研究,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按决策落实,是否按计划实施。三要关注客观情况。审计内容上要注重经济责任因时因地发展带给不同审计对象的“账外”特性,审计结果上要注重经济决策程序的合法性和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审计剖因上要对问题原因作深人客观的分析评价,审计定责上要看个人在集体决策中所起的作用。
抓住账外审计的关键点
(一)培养账外审计思维
要善于辩证思维。重视“账外”审计,不是说抛开账内审计。查账是任何一项审计活动的基础,要将账内与账外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账内情况为账外调查提供依据和方向,利用账外调查反过来印证账内情况的真伪。二要善于发散思维。当财务资料无法查证时,可以考虑转向检查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反证财务资料;当业务流程无法查证时,可以考虑转向人际关系,查清楚相关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或亲属关系等;当在被审计单位无法取证时,可以考虑转向开户银行、工商税务、供货商等。三要善于逆向思维。审计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境,某单位财务管理完善、相关手续严密,从财务账面上很难发现问题。这时可以借鉴绩效审计理念,通过投向投量透视保障标准和保障效果,从而验证经费开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用“倒挤”的方法逼出虚假开支,让隐性问题显现出来。
(二)开拓账外审计视野
一要有针对性学习。一方面,搞好市前培训。审计组长要向组员说明审计的背景和要求,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打算,确立重点和目标,引导组员迅速进人情况。另一方面,搞好审前调查。要根据审计任务的要求,向纪检、信访部门了解有无举报线索,及时掌握群众的反映。二要注意点滴积累。一方面,要多浏览同级事业部门和下属单位的网站,多留意各单位的汇报、总结,从中了解该单位的主要职责、大项活动等。另一方面,要多向专业人士请教,多向经验丰富的人请教,多向熟悉情况的人请教,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横向协作。三要积极拓展知识面。要了解工程施工常识,懂工程预算和造价,摸得清“底数”挤得出“水分”;要学好专业软件、办公软件、编程软件以及数据库知识,加强对财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要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理论,了解金融机构的办事程序,以利于在外调中明辨真伪发现问题。
(三)完善账外审计手段
要加强笔迹甄别。能从书写习惯、笔迹特征、墨迹变化等方面,核实笔迹真伪。在审计实践中,尤其要关注个人签名,特别是个人直接领取的补助、授课费、工资等,看看有无代签、冒签、伪签等问题。二要加强发票验证。能从发票外观、防伪标志、发票代码等方面,核实发票真假。要关注“用正规发票办假业务”的问题,将实际开支情况与年度预算、市场价格、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建设成果进行比对,找出虚构开支、虚增开支。三要加强银行票据查证。查询银行票据是审计发现和揭露违法违规问题的“前哨”,是审计事项深入查证的基础手段之一。运用好这个手段获取证据,很容易取得审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