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2025年高会考试辅导 > 08年春北京高会评审答辩记(后附几点小建议)

08年春北京高会评审答辩记(后附几点小建议)

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八,情人节,上班第二天,我参加了2007年度北京市高级会计师评审答辩,这可能是我一生中相当重要的日子,因此将全过程记录如下。

高会我是从2007年(那一年我33岁,因为考中级刚好赶上改革,考了两年)开始准备的,先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天考了五门,全部通过;然后是综合类职称英语B的考试,94分,也算没白下功夫;接着就是高级会计实务的考试了,,因为经常出差的缘故,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效果也不错,最后的考试成绩是64分(后来北京市把分数线降到55分了,可能是高于60分的人太少了吧?呵呵!),尽管不高,但也不容易了。

通过了一系列考试之后,就是准备论文了。我这人惰性比较强,其实早在年初就有“前辈”提醒我可以先把论文写了,但我一直拖着,懒得提笔。总是想着,实务考试过了再说吧,要不写了也用不上。好在北京这边对是否发表论文没有硬性要求,我知道别的省份没有这么宽松,那样的话真是要早点下手。

拖来拖去,就到了资格评审网上申报时间,注册了打开一看才知道报名表原来这么复杂,全部加起来怎么也得有五、六千字,而且其中还包括了论文摘要。这回真有点儿急了,赶紧一边填表(表中内容也要多方查证,一一落实,要不单位的领导和人事、档案部门怎么会给盖章呢?)、一边写论文。刚好又是去出差(我这个工作,一年得有大半时间在外面跑),印象很深,昆明,正赶上降温,下着小雨。四星级的酒店空调居然不制热,晚上熬夜在网上查资料什么的,披个大厚被子,还是冻得手脚冰凉。不过成果还是出来了,三天(每天大概只睡三、四个小时,白天开会、晚上写论文),基本完成了论文。

然后就是报送材料。我们单位比较大,两地办公,盖章的环节很多,先要写一个盖章的申请,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再报到局里,局长签字,综合处才会有专人给盖一个章。第二步是人事章和档案章,需要局里开封介绍信一类的东西,拿着去人事局的两个处,找三个不同的人。人事章(骑缝)相对简单,提前约好到那儿就盖了;麻烦的是档案章,需要两位处长分别盖章:档案专用章和综合处章。好在那天两位都在,不过对于需要盖章的每一张表,人家都很细心,每项内容都一定要在我的档案里核实后才给盖(我觉得他们很敬业,也很严谨,这也是职责所在,我理解),整个过程持续了1个多小时。表上有些地方显然不符合两位处长的要求,但又确实来不及改了(因为要先上网修改,再重新打印,回局里盖章,再回来,至少还得一天),只好陪笑脸、说好话,还亲手写了个保证,内容大体是如果评审通过一定会将不符合要求内容进行修改之类。不过还好,尽管弄到晚上快6点了,总算办成,亲身体验了一把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真是......不说了,跑题。

到市财政局送申报材料的那一天,下着北京的第一场雪。好在家离得不远,骑自行车去了。还不到9点,已经排了不少人。好久没排过队了,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抱着一大袋子资料,还要点钱(交评审费),手忙脚乱的,顺利过关。其间,我前面有好几个人被拒绝了,主要是证书不符合要求,还有一位居然没有论文,也确实该被拒绝。

春节过后就是答辩的日子,整个节日期间,没有时间看一眼论文,过节比上班更忙,主要是孩子太小,家里又没有老人保姆什么的给帮忙,时间有限。

2月13日,第一天上班,总算是把论文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此前,也就是从论文上报的那一天开始,我基本没怎么翻过,主要是对自己的东西不太满意,没信心,确实写得太仓促了。现在,几乎每看一遍都是这样,又发现了几处“瑕疵”。其中一处很让人脸红,少了一个“不”字,意思全反,这不是一个高级财务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自责。

2月14日,本想和领导请一天的假,可刚好有个重要会议,一定要参加的,所以也就不便提请假的事,反正答辩也是在下午。

开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总经理办公会,出来赶紧打电话给上午参加答辩的同事(今年我们单位参加高会评审的人不少,大概有十个,其中有两人是14日上午)。得到的消息并不好,一位同事说她那一组的老师在时间已到的情况下,又突然补充了两个关于新会计准则的专业问题,还有一位同事说她太紧张了,准备的时候偷偷打电话,被“告诫”了三次,一定影响成绩了。

听了这些,我也开始紧张起来,毕竟,关于新准则,尽管培训和自学了多遍,但也不可能把每个要点都背下来,那是考CPA了。一般情况下只能是遇到问题查一下,能找到答案而已。如果现场不许看任何资料就要准确地回答出来,心里真的没底。

我被安排在下午4点,是第二组,单位离得很近,不到五公里的样子,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接受上午同事的教训,带了N多资料,还把自己的论文看了一遍又一遍。

刚到,看了看张贴的规则,在一楼大厅还没坐稳,工作人员(一个很年轻的小女孩,态度很好)就过来了,带我坐电梯上8层。和她聊了几句才知道,下午有人没来,所以全提前了。

先进去的是候考室,已经有几个人了,估计是每一组都有一个准备的吧?工作人员给了我一张小纸条,上面有我的编号,还有两个问题。准备时间是20分钟,不许打电话或者上网查询,但可以翻自己带来的资料。屋里很安静,透着紧张,不时有人结束答辩回来,又有新的人进来,除了工作人员叫名字的声音,基本没有什么交流(好象不许讲话),觉得更紧张了。

我的两个问题都是和论文有关的。但只是有关而已,论文里是绝对找不到答案的。庆幸自己带的资料比较全,写论文时的参考资料最有用,我基本都是从网上查的,当时全部整理打印过,脑子里印象比较深。不过当时还是太紧张了,资料又多,时间又短,感觉自己翻资料的时候手都有点儿不听使了,汗!
其实后来想想,问题真的不难,要答错也真是不太容易呢。因为我的论文确实下了点功夫,没有什么大段的抄袭,基本都是自己的语言,从十几年工作实际来的。根据资料稍微整理了一下,在纸上写个几十个字的小提纲,回答的时候总得有个一、二、三吧?这是最基本的。忽然想起,答辩时候是不允许带纸条以外的其它东西的,赶紧又把提纲再提炼了一下,用很小的字写在那张小纸条上。这不是作弊,太紧张的时候平时会的东西也容易忘记,更何况现想的呢?有备无患,十几个字,在关键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提示一下。

20分钟过得很快,一会儿工作人员就来叫名字了。我是当天下午的最后一个,想必老师们也想早点回去过情人节吧?呵呵!

答辩室不大,但布置得有点“三堂会审”的味道,三位老师(两男一女,不错,男性占66.67%,我喜欢男老师,给人感觉比较宽容)并排而坐,桌子上放着不少答辩人员报送的材料,还有笔记本电脑。正对着老师的就是我的“专座”了。一桌一椅,桌子别无他物,只有一个麦,现场全程录音用的。旁边还有一张桌子,象法庭上的书记员一样,那位十分亲切的工作人员坐在那里,负责录音、计时。

我向老师们打了招呼,坐下,刚要开始,一位男老师的电话响,看来是比较重要的事,出去接电话。后来知道,这位打电话的老师正是我的主考老师,我的论文是这位老师负责看的,题目也是这位老师出的。另一位女老师借这个机会去了洗手间,还有一位男老师起来倒水(老师们也挺不容易的,一坐一天,辛苦)。这段时间对我而言显得有点漫长,如坐针毡的感觉:出去不可能,又不好意思站起来,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坐着了。

老师们总算是都回来了,开始。那位男老师让我先用3分钟时间自我介绍一下,包括工作业绩、获奖情况什么的。这个不难,尽管没有准备,但自己的事还是能说清楚,实事求是呗,白描。然后就是回答那两个问题。事先有了一定准备,再加上已经进来这么久,也不那么紧张了,按照自己想好的说吧。后悔自己怎么没带个表什么的,工作人员桌上倒是有个小闹钟,但我看不见,只知道一响就还有三分钟了。凭感觉吧!

我这人天生慢性子,说话不快,这一点比较适合这种场合,因为语速太快了,一个是老师可能会听不清楚,再有就是信息量大,思考时间短。我还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己的速度,把每道题都尽量答得圆满细致些。那位男老师在我回答的时候间或插问一、两句,我也都用比较简单的语句一一作答。

20分钟过得挺快,我应该是用了19分半左右的样子,把两道题答完了。至于每道题各用时多少,因为没有带表,不得而知,估计差不太多吧。那位男老师没有再问什么,点了点头,也没有任何评价;另外两位老师从头至尾只是听着,没有发问。答辩结束。

就这样,我结束了我的高会评审答辩,走出考场,阳光明媚,一身轻松!

虽然结果要到4月底才公布,但我已经不太在意了,因为我努力了,我问心无愧!

出来,找地铁,回家,情人节快乐!!!
关于答辩的几点建议,这是出来以后在车上给另外几位尚未参加答辩的同事发的短信,整理了一下:

1、一定要把相关资料带全、带够,别嫌沉,哪怕是沾点儿边的也带上,有备无患;

2、答辩前把论文反复看N遍,越熟越好;

3、要带上手机或者手表,掌握时间就是掌握主动,把20分钟占满,论文以外的问题就算是最简单的,在紧张的情绪下也会答错或答不全,还有可能一个字也答不出来,除非你刚过CPA。

4、要注重仪表,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没有了,希望大家都能顺利过关!握手。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