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内容摘要
海尔致力于从传统家电产品制造企业转型为物联网生态型
企业,打造以社群经济为中心、以用户价值交互为基础、以诚信
为核心竞争力的共创共赢生态平台,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引领者。
传统的财务三张表无法核算和展现物联网生态圈的核心要素的
价值,如用户数、资源方、各攸关方的价值分享等,于是海尔财
务共创了第四张表——海尔共赢增值表。
海尔共赢增值表分别从用户资源、资源方、生态平台价值总
量、增值分享、边际收益等要素体现小微从网器→场景→生态的
共创共赢模式。传统电器是以产品为中心,物联网时代是以用户
为中心,聚焦用户体验迭代,其次是增值分享。海尔共赢增值表
能够衡量小微的生态平台对各攸关方的吸聚力,并实现各攸关方
的价值共赢共享。
共赢增值表是海尔集团由产品制造企业向物联网生态平台
战略转型的有效支撑和驱动工具。本文以海尔孵化的生态小微海
乐苗为案例,阐述了海尔共赢增值表是如何以“事前算赢”赋能
小微生态转型,并持续驱动小微生态圈从边际效益递减的同质化
竞争泥潭进入边际效益递增的自演进生态的。
一、企业简介
海尔集团公司创立于 1984 年 12 月 26 日,拥有海尔、卡萨
帝、GEA、斐雪派克、Candy、AQUA、统帅等智能家电品牌;日日
顺、海尔消费金融、COSMOPlat、顺逛等物联网服务品牌;海尔
兄弟等文化创意品牌。目前,海尔在全球拥有 10 大研发中心、
25 个工业园,122 个制造中心,106 个营销中心。
海尔历经五个战略发展阶段,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
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白色家电领军品牌。进入物联网时代,海
尔在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管理会计等方面持续创新,构筑适应
时代变化的企业竞争力。海尔坚持“人的价值第一”的发展主线,
首创“人单合一”模式,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共创共赢的物联
网社群生态,率先在全球创立物联网生态品牌。组织管理模式上,
海尔颠覆传统企业科层制,构建以小微为基本单元的无边界网络
节点组织,并联集团内外小微和资源方共创共赢,增值分享。而
在管理会计方面,海尔将财务融入业务,参与战略目标制定,由
“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先算赢” ,打造“全员式”管理会计。
二、创新管理会计工具
(一)背景及设计思路
传统工业时代,企业管理者关注产品的标准,企业资产也多
为土地、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因此催生出能有效管理企业资
产的传统财务三张表;而自 2005 年“物联网”这一概念被提出,
企业创新发展更加关注用户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企业资产更
多是以用户、社群、员工等由人构成的无形资产为主,传统的财
务三张表已无法对这部分数据进行考量,因此要求我们发展新的
财务管理工具,使企业能在数字化战略中看清方向。
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催生管理工具的迭代
更新。海尔集团由一个传统的科层式企业转型成一个开放式创业
平台,推出了小微创业的社群经济模式。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传
统的财务三张表现已无法核算和展现小微创业、转型的关键的表
外指标,如用户相关数据、利益攸关方数据、价值分享等。因此,
海尔集团财务团队作为企业战略转型的承接者和驱动者,结合海
尔的创新生态型商业模式以及在生态平台上用户、资源方等利益
攸关方之间的产品交易、交互和生态交易、交等多边交易价值链,
创新创造出以“用户”为中心、帮助小微实现价值衡量和创造的
财务创新管理工具——海尔共赢增值表。
共赢增值表是海尔转型为平台化的共创共赢生态圈的主要
驱动工具。与传统损益表不同之处在于,海尔共赢增值表既囊括
了财务数据,又包含非财务数据,如用户资源及其所创造的价值,
以及资源方及其所创造的价值。两相结合之下,小微企业能够从
财务和战略两个角度剖析业务经营情况,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
工具。如表 1 所示,传统的损益表以企业为中心,根据客户一次
性交易的情况来记录销售收入和成本。整个流程是封闭的(单边
市场) ,不支持用户与生产商之间的任何持续关系。与之相反,
海尔共赢增值表以用户为中心,其理念是拥有多个价值创造来
源,不仅包括海尔产品,还包括资源方和用户本身,他们最终根
据各自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增值分享。
表 1 传统损益表 VS. 海尔共赢增值表
(二)内容要素
海尔共赢增值表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旨在从六个方面评价和
驱动各小微企业:用户资源、资源方、生态平台价值(含增值分
享)、收入、成本和边际收益。以海尔衣联网生态为例,阐释其
具体组成如下:
用户资源:在物联网时代,用户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我们
将用户资源进行区分:交易用户、交互用户和终身用户。这三类
用户从前到后,参与企业构建的生态圈的程度逐渐加深。用户量
的多少,反映了小微构筑的生态平台对用户的粘度。在衣联网生
态中,购买了洗衣机的顾客是交易用户,以洗衣机为触点在生态
中又获取衣物洗护服务等增值服务的是交互用户,参与平台优
化、成为衣联网生态社群的一员的是终身用户,终身用户越多,
单用户的价值贡献越高。
资源方:资源方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平台的吸聚力。
在整个生态圈中,资源方是确保生态圈良性发展的关键。资源方
越多、参与生态系统越持续越活跃,生态平台的竞争力就越强。
衣联网形成了“洗、护、存、搭、购、收”衣物全生命周期的服
务解决方案,而提供衣物洗护、衣物存储、衣物搭配、衣物购买、
衣物回收等服务的公司对衣联网生态来讲就是资源方。
增值分享:这部分数据是平台上各方共创共赢的最直接体
现,包括投资者、资源方以及创客对于平台创造的价值的分享。
衣联网的资源方通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智能化解决方案
所获取的价值即为增值分享。增值分享的实现能够进而吸引更多
的资源提供者和用户到这个平台上来共创共赢。共赢增值表增值
分享部分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报表使用者可以直观
地查看和衡量。
收入:包括传统家电业务的传统收入和生态平台经营所得的
生态收入。这里的生态收入即为各方通过生态平台,满足用户最
佳体验和需求所产生的收入。如销售洗衣机的收入是传统收入,
衍生的衣物穿搭洗护存储、鞋子洗涤护理等获取的收入就是生态
收入。生态收入与传统收入的比例,反应了企业营造的平台在企
业经营过程中的价值力。
成本:与收入对应,包括传统的业务成本和建立生态平台投
入资源产生的生态成本(比如:场景运营成本)。成本一定的条
件下,用户资源越多,边际成本就会越小,边际收益就会递增,
这也是共创共赢理念的一种体现。
边际收益:单用户收入与边际成本之差即为边际收益,边际
收益是指每一位用户所创造的利润。生态圈越丰富,用户资源越
大,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收益体现了平台的创造
力。平台吸引力越大,吸引的优质资源方就会越多,从而为平台
提供更大的价值。
三、实践应用
(一)海乐苗介绍
海乐苗是海尔创新孵化的物联网疫苗诚信生态品牌。海乐苗
聚焦当下疫苗接种安全痛点,提出全球首个人苗匹配的物联网解
决方案。在传统医疗器械行业的商业模式之上,海乐苗以疫苗接
种应用场景为新生态构建中心,链接疫苗冷链存储、疫苗生产企
业、政府、接种站等多个利益相关方,为客户提供低温疫苗存储
设备和整体接种解决方案,实现了苗找人、零差错、全流程、个
性化的突破式创新。
(二)海尔共赢增值表应用
海尔海乐苗从单纯的产品研发销售小微转型为生态型小微,
离不开用户积累、资源方集聚这两项基础资源能力。而在平台整
体技术、运营优势基础上,共赢增值表则是驱动小微价值创造、
衡量和评估小微价值总量的重要工具。
共赢增值表推动战略落地。共赢增值表体现了从关注产品收
入到用户价值的理念转变,使员工了解企业的战略方向。共赢增
值表把战略目标细化、可视化,具体到经营业务的战略聚焦点:
用户资源、资源方、生态价值等,并具体到每个团队每个人,信
息化日显示实际执行与目标的差,从而推动战略落实,驱动业务
转型升级。
最初海乐苗的共赢增值表数据显示用户数量不达标。因此,
海乐苗由单一产品销售转变为物联网疫苗诚信生态场景,锁定以
疫苗接种点为中心的用户群。围绕疫苗接种点这一应用场景,海
乐苗链接了更为多样的利益攸关方,其中包括疾控中心、健康用
水提供商、装修商、家电商、IT 方案服务商以及文化产业等 6 大
节点 20 类资源方,构建共创共赢的疫苗网生态圈。通过物联网
技术为疫苗存储、盘点等疫苗管理提高效率,对疫苗接种前、中、
后信息进行全流程跟踪,实现苗找人、零差错,提升疫苗接种的
精准率,由此吸引了更多的用户(接种站以及接种者),促进其
生态圈发展。
通过聚焦用户最佳体验,持续迭代生态场景,为用户提供最
佳服务,海乐苗吸聚了源源不断的用户资源和共创资源方,与各
利益攸关方实现增值分享,共创共赢。而以接种站为触点的生态
圈随着资源方的涌入日渐完善,在稳定成本的基础上,生态收入
和增值分享实现层级式增长,边际收益逐渐递增。
(三)驱动成效
目前,仅成立一年多的海乐苗已经覆盖中国河南、内蒙古、
广州、湖北等 27 个省市和一带一路沿线 70 余个国家,建成 100
余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此外,海乐苗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
长期合作伙伴,为全球 2 亿儿童铸就儿童接种安全的“铜墙铁壁”。
而疫苗网全流程数据化、自动化管理的智慧方案,也让全国 100
余家接种点的接种量在两个月内实现翻番。正是因为海尔共赢增
值表在不同发展阶段给予的显差、驱动和验证作用,海乐苗得以
以自演进、增值共享的实践方式成功转型升级。
四、总结
海尔共赢增值表这一海尔首创的生态型管理工具,在包括海
乐苗等诸多案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态转型引导驱动能力。同时,
海尔共赢增值表对计划转型、创新升级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也具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适用性。海尔共赢增表的应用从来不是单纯
的自我实现,而是追求未来更多生态转型企业的成功转型和发展
的实现——即实现普适性。总的来讲,共赢增值表是生态型企业
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价值衡量工具和模式升级指引工具,同时
未来的升级潜力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