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 展,新技术逐渐在多领域应用。在行政 事业单位发展中,信息技术崭露头角。
现状分析
对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 建设的现状,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会计 管理处处长李峻告诉记者: “以行政事业 单位整个系统、整个行业的建设为切入 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3方面。 ” 在工作管理方面,一是基层单位普 遍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二 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存在碎片化的 状态,长远规划与短期需求需要进一步 协调。三是单位目前开展的内部控制 建设、预算绩效管理与财务信息化的内 在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四是单位 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软件 公司的解决方案、实施路径等还需进一 步磨合。 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加快推进预算 管理一体化进程。这既需统一行政事业 单位数据标准,又需进一步明确基层单 位等在数据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权 限。还要进一步探索业务和财务等数据 共享共用。 在绩效提升方面,要切实提升财务 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的绩效,让财务信 息化建设工作助力单位管理、财务工作 转型升级以及业务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财务计划处王光艳认 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有好的土壤和 文化,另一方面应以需求为导向建设和 实施,重点可聚焦于4方面。 一是基于会计基础工作的标准化与 规范化,实现基于移动端和PC端的网 上预约报销业务(费用管控)的申请、受 理、审核、付款、信息反馈、过程管控的全 链条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最基本的用户 需求,比如师生报销体验问题,以及各类 使用者随时随地获取财务信息等问题。 二是基于业财融合能力提升,建设 与学校管理架构相匹配、适应满足各方 管理要求、与核算系统相衔接的全面预 算管理系统,实现集项目库、预算申报、 编制、汇总、下达、控制、执行查询于一体 的全过程预算管理。 三是基于财务支撑能力提升,实现 预算、核算、决算三大体系的对接,通过 多维数据配置和可视化的展现让不同需 求的管理者及时、直观地了解财务状况 的平台,实现不同管理角色“所见即所 得”的财务分析体验。 四是基于以上3方面,做好财务和 业务部门的协同,做好各个系统之间的 接口对接和融合等。 而在电子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副处 长易雪辉眼中,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财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学 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发展战略。战略地
位的变化促使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全 面加速。 另一方面,在战略执行过程中,需要 配置相应组织机构。在初步建成信息 化建设体系时,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了财 务工作效率的提升与财务风险的基本 管控。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 务云中心副总经理刘庆介绍了行政事业 单位在财务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她强调: “行政事业单位比较缺乏专 业财务人员,会计信息质量无法得到很 好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 基础相对薄弱,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大、 负担较重。大多数单位依靠事后检查 发现问题,无法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 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内控方式内嵌 到系统中。 ”
问题解析
各位专家一致认为,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李峻分析说: “一需出台行政事业单 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二需 完善与政府会计改革相关配套文件。三 需建设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分 工负责的数据管理体制。四需强化各类 报告报表的分析和应用。五需完善各界 力量,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治理。 ” 王光艳认为,首先是内部流程的整
合。如财务信息体系建设已较为完善, 但将财务信息化置身于单位整体建设中 时,从财务端出发发现的业务流程和数 据短板是目前碰到的最大问题。 “行政事 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作用不像企业可以 量化得那么清晰、明确,以致于不少管理 层缺乏在顶层设计和推进的动力。”目 前,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报销的效率和服 务水平的提升,而在业务促进、决策支持 方面作用不明显。同时,新技术时代到 来,信息化建设从做能用的产品转向做 精品,对管理层、财务人员、合作伙伴都 提出更高要求,各方力量需要同时熟悉 财务、信息化和业务,都面临转型发展。 在易雪辉看来,碰到的难点主要是 在定制化开发模式中。首当其冲的是部 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面临难题。如果是 不同公司信息系统的整合,就存在技术 开放的问题。如果是相同公司系统的整 合,如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公司又很难投 入大量精力做符合学校特点的个性化开 发。再就是部门之间系统的整合,如与 前端合同等部门整合困难。 另外,还包括用户体验、管理需要与 技术开发之间协调一致的问题。 “管理需求与技术实现之间存在差 异,现实的复杂性与技术的可实现性也 存在差异。在开发过程中,业务的需求 方与技术开发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 对称。 ”易雪辉强调。 刘庆表示,报账慢、报账难是目前单 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报账的审批流程繁 琐,有的单位是线下审批,有的虽然是线 上审批,但领导习惯于传统模式,需要先 看到纸质,然后在线上进行审批。还有 一些单位报销手续较为复杂,业务人员 在填报时,不能完全理解制度规定,容易 造成业务人员和报销人员之间的矛盾。
解决方案
各位专家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 化建设中遇到的难点支招。 李峻认为,先要树立促进事业发展
的愿景目标。建议以单位整体数字化工 作为龙头,减少在资源配置、工作协调方 面的压力。 既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 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又要坚持服务 单位事业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融合发 展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 王光艳说: “各单位所处阶段不 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一要结合自 身实际情况,找准用户痛点。二要按 照管理要求,引导用户需求。三要通 过顶层设计与流程优化,提升用户体 验。四要通过业财融合能力提升,不 断挖掘用户潜力,让用户主动适应财 务系统的变革,如智能报销、预约报 账等。 “先做好需求分析与调研。需求分 析是影响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易 雪辉强调,如何将大智移云等新兴技术 更广泛、更容易地运用到财会领域,需要 软件公司技术专家以及主管部门加强理 论研究。 他表示,高校应将新兴信息技术纳 入财会人员能力培养框架,培养既懂财 务知识又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复合型 人才。 在刘庆看来,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实现智能账务处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 题,即剥离出简单重复、结构化和标准化 的核算工作,由机器完成。 一是将会计人员从繁琐、重复、低效 的日常简单事务中解脱出来。如将管理 规则、管理要求内嵌到系统上,扫描上传 原始单证,通过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账 务记录。 二是打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 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 联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搭建行政事 业单位业财一体化平台。 三是根据制度和单位的管理要求, 将规则梳理内嵌到系统中,系统进行自 动匹配。 四是梳理监管体系指标,搭建监管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