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控制论文 > 为加强央企资金内控管理提供指南

为加强央企资金内控管理提供指南

 中 央企 业 资产 总 额 至 去年底 已达 69.1 万亿元。如此巨量资产,在部分央企 眼里却成为“唐僧肉”,个别单位甚至发生 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资金内控管理 的严重缺失。
为加强央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进一 步提升防范重大资金损失风险能力,国务 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资 金内部控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 《通知》),要求央企建立健全资金内控管 理体制机制、切实健全资金内控制度、持 续强化资金内控关键环节监管、加快推进 资金内控信息化建设。
提供切实有效的操作指南

近年来,一些央企集中出现资金管理 体系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支付管理 不规范、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对此,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 规部风险内控处处长张世杰在接受《中国 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近70 万亿 元的巨量资产,客观说,各大央企在资金 管理工作方面不是不重视,但可能缺少规 范、系统的方法,对于资金内控环节的关 键控制点和高风险领域识别不充分,虽然 在人力、财力上投入很多,但抓不住重点 和关键,问题该出还出,面临的风险防范 压力巨大。
《通知》的印发为下一步中央企业健 全资金内控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强 化关键环节监管、加速资金内控信息化建 设等各方面都提供切实有效的操作指南。
金风科技财务总监陈平对记者表示, 在国际形势多变、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管 理复杂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包括央企在内 的各类企业都面临着各种资金内控管理的 风险,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夯实资金内控管 理,提升防范重大资金损失风险能力。
陈平认为,《通知》不但对央企的资金 内控工作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也对始终 以央企规范化管理为标杆的民营企业有 非常强的启示和指导。他相信,在《通知》 的指导下,各企业资金内控工作将快速对 标改进,取得真正的落地实效,提升应对 复杂环境的资金风险控制能力。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刘霄仑对 记者表示,《通知》的一个明显不足,是没 有就“资金”及其内涵做一个清晰的定义 界定,由此可能会使其效力打折扣。就 《通知》内容看,可倾向于认为其特指“货 币性资金”,而非“流动资金”“经营性资 金”等涵义更广的内容。
刘霄仑认为,资金作为企业所有资产 中最易被变现、最易发生舞弊、最易被浪 费,同时也是抵御经营风险最重要保障的 资产项目,其内控工作也应是各项内控工 作的重中之重。

建立健全境外资金内控监管体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企 业境外投资的意愿极高。《通知》要求,央 企内控部门要结合所属境外单位所在国 家(地区)法律法规和本企业内控管理要 求,建立健全境外资金内控监管体系。
好的制度和方法要想真正落地、取得 实效,机制是保障。陈平认为,央企要有效 开展境外资金风险管控,可以从管理机制 入手,根据《通知》指导精神,基于业务流程 “端到端”的框架,先理清楚资金管理流程 的责任、规则和优化制度、流程、表单,再通 过 IT 工具进行固化,确保各项工作“责任 能明确、责任必执行;事情有规则、规则必 执行”,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按章操作的落 地,构建“四化一闭环”的机制体系。
其中,责任化,即明确资金业务“端到 端”的流程框架,明确流程范围内的各事 项、各节点的责任人、工作标准,确保事事 都有人对结果负责。制度化、流程化,是将 责任化阶段明确的职责固化到制度中,并 通过流程确保责任得到履行。信息化,是 将业务责任、规则、流程、授权、表单通过IT 手段固化,确保业务执行受控。价值闭环, 是从业务的“效果、效率、风险”3个方面明 确闭环管理机制,明确闭环管理责任,建立 电子流程闭环验证功能和定期评价,实现 境外资金风险管控闭环工作持续、稳定开 展,资金内控管理工作持续优化。
张世杰表示,建立健全境外资金内控 监管体系应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宣贯培训,提升风险意识。 二是健全境外企业的风险内控体系。三 是全面及时收集分析所在国家(地区)的 政治、经济、社会、舆情等风险信息,特别 关注外汇管制、汇率变动等可能对资金安 全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以便及时有效应 对。 四是重视合规管理,尊重、遵循所在 国家(地区)的合规要求,避免因合规管理 不到位,遭受处罚、制裁,影响资金安全, 造成资金损失。五是严格境外财务资金人员的资格审查和诚信调查,提升财务资 金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六是强化对大 额资金支付、流转的监管要求,完善审核 决策程序,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人为干扰 和控制。
在刘霄仑看来,加强境外资金内控管 理,首先要树立并坚守诚实守信、依法依 规经营的意识和公正透明的核心价值 观。构建基于产权清晰、相互独立、相互 制衡、权责明晰、决策有效、履职问责的治 理架构体系,构建及时有效应对外部环境 变化并实现组织目标弹性灵活的内部组 织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资金风险管 理和内控体系有机地内嵌其中。
其次是配套及保障措施如信息系统、 培训宣贯、反舞弊体系以及奖惩和违规追 责体系的构建。
最后是加强与内外部审计、外部监督 监管机构的协调与配合。在这个过程中, 要坚持系统思维、具备前瞻性和全局性战 略思维,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推动工作持续优化和改善

《通知》要求,央企要认真做好资金内 控体系监督评价工作。
“关于监督评价,国资委在相关文件 中要求非常明确,既强调覆盖面,更强调 抓重点。”张世杰表示,央企应严格贯彻各 项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监督评价工作机 制。特别是要针对《通知》要求,细化资金 内控监督评价重点,同时指导督促所属单 位将《通知》要求内容在自评工作中体现, 自评要保证评价覆盖的全面性,监督评价 要保证评价的重点性。实现自评与监督 评价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深入 揭示资金内控问题。
刘霄仑认为,做好监督评价工作最重 要的就是要建立和落实资金违规使用责 任追究机制,只有这样,资金内控体系监 督评价工作才能够落到实处,资金内控制 度建设、关键环节监管、信息化建设以及 境外资金的风险管控等工作也才能够有 序开展和完善。
此外,应落实责任主体和负责人,明 确其责、权、利关系,然后根据企业发展目 标、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科学 地制定资金管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包括定 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管控指标与风险管理 指标等。
陈平解释称,开展监督评价工作的目 的是为了推动工作持续优化和改善,应认 真做好资金内控体系监督评价工作。央 企应以流程为抓手、价值为导向,通过内 控评价结果反溯业务决策过程、业务行 为,实现问题溯源;通过类问题、源问题的 解决,建立长效的管控机制。在评价过程 中要坚持价值导向原则,各项管控规则应 在确保风险管控的基础上支持业务持续、 高效地开展。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