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 袁媛/文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机 制既是构建现代化政府的需要,也是国 家治理的内在要求。
持续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一是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包括业务用 车配置标准、通用办公资产配置标准和 专用资产标准等。各种标准可以参考现 有平均占有水平、近期工作需要以及地 方部门财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是加强资产费用定额管理的措 施。按照采购预算的编制、审查和批准, 制定资产采购政策、法规或指南,管理协 调采购事务,监督采购活动。
三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管 理。 以为预算管理提供坚实基础为着力点, 以国有资产收益为重点,科学制定行政事业 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定额,为预算 资金安排和预算编制细化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 的技术支撑。通过将资产配置标准、使 用标准、处置标准、报废标准、最低使用 年限等信息嵌入信息系统,增加系统基 础分析与审核功能。
积极推进资产核算制度改革。
一是加强国有资产核算的基础工 作。以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为基础, 妥善保管资产凭证、合同、行政批复件等 会计资料,建立资产的卡片、台账,严格 资产出、入库制度。
二是加强对无形资产、文物资产等 的核算和管理。土地是国家的宝贵资 源,加强对本单位土地的核算和管理刻 不容缓。加强文物资产的实物管理,根 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文物的价值,加强 文物的核算和价值管理。
三是构建专门的财务报告制度。行 政事业单位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重 要资产如房地产、交通工具等附加一些特 殊报表反映,不仅为政府财务管理提供详 细的信息,而且履行资产管理职责,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透明度。
加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结合
资产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的投资评 审环节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充分考 虑物价、宏观经济走势等因素的基础上, 将资产收益反映在预算编制中,为将有关 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将资产购 置预算和购置计划报告报送财经部门审 核,在审核新增资产配置时,注重存量管 理与增量管理并重,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对 资产管理的约束作用,不仅考虑到申报单 位资产存量的数量、绩效,还应着眼于相 关行业同类资产存量的使用情况。同时, 将资产配置全面纳入政府采购及其后续 相关的评审,重点关注预算计划与资产使 用情况是否结合,结果是否有一致性。
资产预算编制与资产使用、处置和 收益环节审计结合。 预算编制与资产使 用、处置和收益结合能最大限度减少行 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防止 资产流失。按照资产使用情况,分别按 照出租、出借、调剂和处置资产等情况, 在预算标准范围内申请预算,以提高资 产的使用效益为基础,提高部门之间、单 位之间资产配置的科学合理性。
完善资产绩效评价和监管体系
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 制。 一是加强专家库建设。在绩效评价 制度设计中,根据本部门特定资产的考 评需要,聘请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 介机构等人员组成具有较高独立性的专 家库,不定期更新人员,每次抽取一定人 员参与绩效考评。二是将绩效考评的结 果与人员的考核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定期 将绩效评价的情况向财政部门和主管部 门汇报,并根据反馈信息改进本单位的资 产管理工作,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同时, 将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的考核结果计入 管理人员考核中,提高人员进行资产管理 的积极性。
建立全方位与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和 独立审计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审 计监督应经常化、制度化,如在各单位每 年的内部审计中,创新资产管理审计手 段,对资产实现全面监控,争取到每年或 者每一轮预算执行审计中至少对国有资 产增值保值情况审计一次,把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情况作为其领导经济责任审计 的重点内容。可以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将 资产管理作为重点内容,或者在近期的 三至五年内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 求,并根据审计结果,建立资产管理风险 控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作者单位:重庆市审计局)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