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一笔专项资金,财政部门是否能跟踪到其最终去向?
答案是可以的。“以我们实践为例,省财政安排民政发展专项资金10.17亿元,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前,省财政只能跟踪到资金下达给三亚4703.1万元;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后,可以跟踪到三亚把钱分配给海棠区349.5万元,海棠区把全部资金分配给区民政局,区民政局补助给受助人士陈某某200元。”近日,省财政厅预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举了例子,解释资金跟踪精确性的变化。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推动——2019年以来,省财政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财政部的指导下,以创新举措全力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积极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
据了解,我省财政部门运用系统化思维理念,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通过建立储备机制实行支出项目化管理、搭建管理闭环实现动态跟踪反馈、实行项目库全省统建统管等系列举措,实现海南财政预算管理的“制度+技术”变革,确保各级预算管理规范安全高效。
与过去预算管理模式相比,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哪些不同?“预算管理一体化带来三方面变化,一是建立自动生成规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立追踪规则,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监管;三是建立控制规则,及时有效控制了财政风险。”省财政厅预算管理局副局长周德阳指出。
据介绍,预算管理一体化有效促进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监控;并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市县乡镇信息化门槛,有效节约建设运行成本。
截至目前,海南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已被推广到北京、重庆等6个地区,吸引江苏、辽宁、湖南、云南等多个省市财政部门来海南学习经验,该模式预计为每个跟从省份节约开发成本6000-8000万元。今年5月,财政部奖励海南预算管理一体化1000万元,我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方面名列全国第一。
“海南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为今后打造海南自贸港财政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支撑。”周德阳表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夯实财政部门基本功,更好履行财政预算管理职责,确保各项财政政策、各项财政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为建设海南自贸港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