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孙竹节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 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底民办高 校达到757所(含独立学院257 所),比上年增加7所,占全国 高校比重在28%以上;民办在学 规模人数708.83万人,比上年增 加59.23万人,增长9.12%。占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的17.71%。
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想要又 快又好的发展,办出特色,办出品 牌,急需把有限的办学资金花在刀 刃上,就对民办高校的财务预算管 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 却是民办高校大多在近30年成立, 发展历程短,经验不足,即便财务 预算管理相对规范,也依然存在诸 多问题制约民办高校高速发展。
一、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 现状与特点
在2020年国家教育部推动独 立学院转设后,又有一批本科类院 校加入民办高校竞争赛道,民办高 校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在这个特 殊的时期,优秀的民办高校更有机 会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咼等教育的生 力军,而办学不规范、没有特色的 民办院校将被加速淘汰。办学不规 范很大局限在收入有限,资源配置 不合理,导致办学的关键指标不达 标,这就凸显出财务预算管理的重 要性,也侧面反映出目前民办高校 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 预算编制、实施、执行、控制各个 阶段的现状及特点如下:
(―)预算管理制度相对灵活。
民办院校不属于财政预算单 位,资金不纳入财政统一管理,学 院拥有自主收支权,因此预算管理 不受国家行政部门预算制度制约, 比公办院校灵活的多,学院的年度 预算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迅速调 整,经过董事会等权利机构审批即 可实施。
(二)必须考虑经济效益与可 持续发展。
尽管大多数民办高校是非盈利 型,但作为自收自支、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法人单位,必须考虑自 身生存与发展,不顾自身收入能力 而一味加大投入导致的长期透支并 不具有可持续性,不得不考虑经济 效益。
二、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 的问题
(―)预算结构不够合理。
民办高校成立后第一要务是求 生存,需保障师生在校学习生活, 同时由于水电燃气物业管理等后勤 支出与保障师资水平人员经费等固 定经费较高,民办高校实际可支配 教学直接相关经费预算随着总额上 涨实际结构占比却在下降。在教学 经费生均达标后,继续加大教学经 费投入实际边际效益不明显。民办 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更 多教研科研工作任务,即便分配给 各系部为数不多的教学经费,实际 执行也并不理想,最终导致教学经 费执行情占比更令人堪忧。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近些年企事业单位普遍采用全 面预算管理体制,倡导全员参与财 务预算编制,需考虑预算单位全部 事项的财务预算,对编制要求较高, 经常出现预算与执行不一致的情 况。编制审核过程中采用生均预算 标准控制预算总量,审核时很容易 演变为固定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导 致预算松弛,同时收入增加与经费 没有直接关系,不能调动学院开源 节流积极性,也不能适应经营环境 的变化,造成资源错配和重大浪费。
(三) 预算编制没有结合长期 发展目标。
民办高校各具特色,并没有形 成一套统一的预算编制标准,很多 部门申请预算时,仅参考惯例,而 忽略学院的重点工作和长期的战略 规划目标,导致学院编制预算如仅 是汇总各部门财务预算缺乏实际意 义,不具备全局性和完整性,进而 导致财务管理与教学等管理部门业 务结合度不够,导致预算与实际需 要脱节。
(四) 预算绩效管理尚未落到 实处。
民办高校预算绩效激励大多 倾向于董事会考核学院经营班子等 高层管理人员,并未将绩效考核与 学院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完全结 合,导致基层甚至中层管理者绩效 考核与预算控制脱节,对预算的重 视程度不够,为学院节约经费主要 靠职业操守与思想觉悟,没有制度 保障,奖罚不明。
(五) 生均预算资金水平普遍 偏低。
民办高校生均预算不超过生 均收入,天津市民办高校生均收入 约为16500 - 21500元。此收入 需支撑学院所有办学经费预算,包 括后期房屋大修与基建项目,每逢 有基建项目时,可能需要银行贷款 资金。我们尚且不提部属高校,目 前各省市属高校预算经费一般比民 办高收费标准的学费收入标准高, 尤其是在2019年提高了生均拨款 标准之后,大部分省市本、专科高 校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从每生每年 7000元和5000元提高至12000 元,此外还有人员经费及专项经费, 这样看来与公办院校的预算资金相 比,民办院校预算资金要低得多。 例如2019年,天津财经大学决算 信息公开显示当年收入决算为6.59 亿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1.80亿 元,在校生人数约为1.36万人; 而同等规模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 为1.36万人时,收入预算总额约 为2.24 - 2.72亿元,民办高校预 算收入远低于公办高校。在此收入 水平基础上,公办高校支出可以与 收入持平,而民办高校需按不低于 年度非限定性净资产增加额或者净 收益的10%的比例提取发展基金, 用于学校的发展。
三、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建 议
为保障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 发展,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 益,保证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与预算 执行的约束力,遵循高等教育办学 规律,结合民办高校发展实际,目 标导向、责任明晰和权责对等,着 力构建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导向 清晰、讲求绩效的预算管理制度,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 出以下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建 议。
(—)采用结构化方式编制预 算。
克服固定增量预算弊端,以收 入预算为基础,在’‘以收定支'‘的 前提下按支出项目的比例结构编制 支出预算。结构化预算包括收入预 算和支出预算,原则上可按收入预 算30%作为学校发展基金,70%
瓮辱豔咨27 作为学校年度预算;在可支配经费 额度内,根据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 计划,按全成本原则编制学校学年 度预算;审批学校年度预算一级科 目及二级科目的配置比例。不断优 化经费预算结构,为学院实现可持 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 建立科学的预算评价体 系。
在结构化预算的框架下,按照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