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 政府会计改革助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政府会计改革助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以引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特征的政 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综合的政府会计报 告,全面、清晰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 算执行信息,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提质 增效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全国会计高端 人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总会计 师张友昌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 时表示。
面对新挑战新问题
在张友昌看来,当今产业结构、商业 模式不断演变,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 和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如政府投资基金、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债务等 项目不断增多 。 由于预算支出形式的丰 富,预算绩效评价不再局限于一般公共预 算支出。
随着绩效评价的领域和范围逐步拓 宽,预算绩效的管理目标、考核指标和绩 效应用体系将会更加复杂,对预算绩效管 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信息存在‘孤岛’情况,财政项 目主体间的信息交叉情况比较少,因而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可相对独立 。 然而, 如今大数据蓬勃发展,信息透明度高,财 政项目主体的绩效信息相互可参阅 、借 鉴,不同专业背景的信息也可通过信息

平台产生交集,因此预算绩效管理需设 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与评价体系,以 满足公共资源使用者对财政绩效管理水 平的要求。”他表示。
张友昌将现阶段我国预算绩效管理 工作的实施难点归纳为 3 个方面:
一是预算绩效管理目标难确定。 一方 面,财政管理部门和目标申报部门之间存 在博弈,很难形成最优的绩效目标 。 另一 方面,财政绩效管理从整体上看需要统筹 平衡各个部门的绩效目标,形成整体的政 策绩效目标,而各个部门绩效目标的设定 往往不能在整体上实现政策绩效最大化。
二是预算绩效考核指标难落实 。 财 政绩效管理部门设定预算绩效考核指标 时参照的一般是成熟市场收入产出比的 测算方式,重在对投入的产出程度进行 评价 。 而财政投入的大多是社会公共产 品,投入产出比较难量化,定性指标在设 定和评价时会存在标准不一致和不准确 的问题。
三是预 算 绩 效 评 价 结 果 难 应 用 。 为了追求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的得分,项 目部门在资金使用中会将工作重点放 到追求考核高分上 。 因此,绩效考核指 标未必有助推进或真实反映项目实际 效果 。 在现有预算管理缺少事前控制 机制的情况下,这种项目资金表现的内 生需求与绩效外部评价之间的矛盾较 难平衡。

迎来政府会计改革助力
政府会计改革成果有力促进了预算 绩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 对此,张友 昌在采访中分 4 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是重构会计核算方式,奠定绩效管 理基础 。 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财务会 计和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与衔接的新型 会计核算方式,有助于准确核算单位主体 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有效实现政 府会计制度的信息传递功能,为顺利开展 绩效管理奠定信息基础。
二是增加财务会计核算,反映成本费 用信息 。 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使得公共产 品的成本核算成为可能,为进行绩效预 算 、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创造条件 。 同 时,权责发生制要求对当期发生的收支活 动按照权责配比原则进行划分,当期实现 的风险义务转移列入当期收入,归于当期 的支出列入当期的费用 。 收支相互匹配 能够准确反映各类明细项目的执行情况, 为开展成本核算奠定计量基础。
三是强化预算会计功能,提高资金使 用效益 。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强化了预算 会计的功能,通过增加核算要素增加了原 有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 。 预算会计不仅 反映资金使用情况,而且关注预算项目的 收支匹配程度,为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提 供重要信息,有助于规范各项经济活动的

资金使用标准,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四是完善政府报告体系,提供绩效 信息保障 。 政府会计准则要求部门单 位各个会计主体发生的业务都应统一 纳入会计核算,通过财务报告和决算报 告全方位地反映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 情况和财务状况 。“双报告”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通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 间的平衡关系进行衔接,编制本期预算 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验证各个 系统核算的准确性,平衡与连接两个会 计核算系统的核算数据 。 政府会计制 度改革在核算方式变革基础上优化报 表 体 系 结 构, 强 化 报 表 科 学 性 和 准 确 性,细化了披露的内容和要求,发挥会 计信息监督职能,为绩效评价和绩效管 理提供信息保障。
提质增效有赖管理创新
政府会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 核算要求越来越精细,这对预算绩效管理 的提质增效将产生极大帮助。
张友昌举例说,财政部刚刚发布的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公立医 院》就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进行了具体规 定 。 如果政府会计制度能够提供足够精 细的成本核算信息,有了详细的数据支 撑,公立医院的预算才有说服力,政府会

计制度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就能更好 发挥出来。
据张友昌介绍,预算绩效管理来源 于企业绩效管理 。 但政府预算绩效管 理与企业绩效管理衡量绩效的标准完 全不一样,单纯地参考或复制并不一定 完全适用。
一方面,企业衡量绩效的标准就是产 出是否大于投入,是否能盈利 。 但是公共 财政并不以盈利为目的,预算绩效管理很 难找到一个统一、直接的标准;另一方面, 企业考核绩效一般以年度为区间,但是公 共财政的投入往往无法预测何时见效。 因 此,为与年度预算保持同一节奏,一般要求 每年对上一年度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其实 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估公共政策的效果。
张友昌表示,在操作层面上,如果目 前的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路和模式没有根 本性的改变,一味延续现有做法,很难取 得实际效果。
“在没有一种很科学、可操作性强的 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或理论出现以前,可以 尝试缩小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即专注于 政府运作的成本与其产出是否合理而不 去讨论效益的问题。”张友昌认为,目前预 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是“投入—过 程—产出—效益”,其中的效益部分没有明 确标准,最难衡量。在此情况下,不妨着重 关注解决公共财政的成本和产出问题,力 求实现“少花钱、多办事”的理想效果。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