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之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之实践策略

 基于高职院校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式和育人机制四个方面为“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所提供的融合理路,“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中形成的“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要实现顺利运行,还需正确价值导向体系的“牵引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内生力”、产教融合的“外推力”、实践实训产生的“创新力”和行业制度文化的“软实力”这五大动力的牵引、驱动、持续和创新发展。

图片

一、构建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系,形成“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牵引力”

毋庸置疑,和谐教育秩序的维护和高效教育效果的实现离不开正确价值体系的导引、形塑和调整作用的发挥。就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而言,价值导向是高职院校借助于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行业制度文化宣传和相关体制机制来实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指导、劝导和制约,使学生的价值取向朝着国家和社会所认同和赞许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方向发展。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所形成的是一个由多元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式和育人机制所组成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此机制既关涉院校内部不同的育人部门、育人主体和育人方式所蕴涵的不同价值取向,又关涉学校外部社会各企业行业在协同育人过程所倡导的不同价值取向。欲使此“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启动”有力且能持续“运行”,亟待高职院校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和打造大国工匠的治学精神,构建系统的价值导向系统,利用此价值导向系统去统合各种各类的不同价值取向,为“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顺利运行提供强大的牵引力。
就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而言,此价值导向系统可从两个个方面去引领和构建。其一,充分发挥主流价值观念的直接导引作用,从各个途径凸显各行各业的职业荣誉感。当下社会歧视底层工匠职业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生毕业后甘愿通过网络直播赚打赏苟且偷生,也不愿意去从事一些传统职业和行业。这是一种由社会制度和传统价值影响形成的错误价值导向,需要我们为此正本溯源,通过各种正面宣传去矫正价值导向。比如,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节目,可顺势强化新时代榜样示范的价值导向功能,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其二,校企合力建立一定的礼法制度,增强职业的社会获得感,从而激励和调动学生遵从主流价值、恪守职业规范、学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片

二、推进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夯实“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内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着眼于“教好”,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推进改革。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聚焦“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将“三教”改革作为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三教”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职业教育质量的“生命线”,也是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
“大思政课”教育改革需要高职院校内生的力量来推动和维持,内生的力量会关涉各种各类的教育元素的大融合,其中教师、教材和教法是三大主要“内生力”,“大思政课”主导下的大融合实则主要是高职院校中教师、教材和教法的“三教融合”,这是分别用来解决“谁来融合”“融合什么”“如何融合”的问题。高职院校三大“内生力”的优化过程其实就是夯实“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中“融合力”的过程,由此可见,“三教”改革不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策主导性改革,更是一场由内向外扩散的融合性改革。新时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需紧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
因而,“三教”改革要以培养大国工匠为旨归,放大格局、扩大视野、拉长焦距,以“三教”为圆心,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不同教育元素、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中去,打通与社会生活交融的通道,使“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与学校基础、产业支撑、企业文化、市场动力、社会资源等相融合,再经由内部冲突与碰撞进行筛选和塑型,释放为更具结构性的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图片

三、强化产教深度融合的向度,扩容“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外推力”

2022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共八章六十九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要求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国家、学校、企业、行业共同构建的产教融合的文化环境的培育和浸染。当前,国家亟需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证书制度的普及;同时,国家要鼓励民间协会等组织举办以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目标的技术技能大赛,使全社会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高职院校及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则要提炼宣传职业教育与工匠实践方面的优秀案例,讲好大国工匠故事,做好文化宣传,从而全面提升职业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
在“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引领下,高职院校需与社会企业、行业及其认证机构紧密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方可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作为技能型人才展现其精湛技艺的舞台,企业必须全程参与人才技能的培养和学历认证,不仅要与学校联合,打造适合学生训练的实训基地,而且还要深度融合,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的老师,切实增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决策参与度,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总之,在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晰学校、企业和行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其次通过扩展产教融合的向度,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形成“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外推力”。
图片

四、优化高职院校的实训平台,提升“大思政课”教育改革形成的“创新力”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职业素养、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的形成和固化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外显,由此看来,实践实训平台成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中融合过程的枢纽和通道,所以,实践实训平台的优化发展直接规定着“大思政课”的教育方式方法,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效果。

从国家层面来说,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多元主体共建实训基地。换言之,国家已经把实践育人上升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导向,因此,在“大思政课”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将理论层面的知识与实践实训相结合,不仅要从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方面出发保证职业教育的培养要突出实践实训,更要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时,突出实训实践环节。以本科生为例,四年的学制,必须安排好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即课时比例大致相同。如果学生能够顺利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可以抵消公共课程的学分。

此外,如果有学生在全国实践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且三年内能按要求达到毕业条件,学校可批准提前毕业。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当中,学校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多种多样的职业技能大比拼活动,并最好形成常态化的制度。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和实践教育环节来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和体验教育”。顶岗实习和实践教育环节对于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品味“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在日积月累的创新实践中去磨练自己的匠心匠技匠德,深刻体会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从而使其明白只有尊敬职业、对技能抱有敬畏之心,才能达到使技艺变得精湛甚至出神入化的境界;只有具有大国工匠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并内化为自身成长成才的创新动力,才能具有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品质;只有具有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工匠精神,才能具有实现创新的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
图片

五、引入企业文化和认证标准,彰显“大思政课”教育改革带来的文化“软实力”

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和职业精神的生长需要必要的文化氛围,优良的育人文化是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肥沃土壤,因此,“大思政课”教育改革必须植根于优秀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之中,方可彰显其改革带来的企业文化“软实力”。
在“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职院校不仅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去浸染学生的职业价值和职业态度,而且还需要引入企业文化和职业认证标准,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国际职业认证标准的大市场中去磨砺,让学生的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在企业、行业文化中去形塑和涵养。
所以,首先要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中贯彻职业平等的行业文化理念,弘扬“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认同感;其次,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创导一种以追逐精益求精为目标的质量品质文化;再次,在职业院校中要努力营造一种以实践教学为主流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职业的归宿感。
当前,国家推出的1+X证书制度试点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院校应该凭借这一东风乘势而上,不仅要将1+X证书制度作为促进高校书证融合的手段,而且还可以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并形成一种校园文化,努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总之,要想彰显“大思政课”教育改革带来的强大“软实力”,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要以工匠文化为“融合点”,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导向作用;这种“软实力”的形成和固化不仅需要激励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价值,而且更要积淀文化层面的价值。

来源:(节选自《职教论坛》2022年第8期)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