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职业教育基础会计教学点滴

职业教育基础会计教学点滴

基础会计教学点滴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着重于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论述,诸如:会计核算假设、原则、复式记帐、主要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课的学生而言,抽象、晦涩、难以真正理解掌握,学习难度大,容易出现学生畏惧、退缩、厌烦专业课的现象。那么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让学生通俗易懂的学习、掌握并爱上专业理论课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二次讲解
“第一章 总论”中,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属于必须理解、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的部分。十三项原则从十三个方面对会计核算提出了不同要求。此前,教材尚未讲述具体会计核算,学生既不知核算为何物,又怎么会真正理解核算所必须遵守的会计原则呢?无论任课教师解释的多么全面、深刻,学生还是只知道其表,不知其理。尤其是“权责发生制”这一重要原则的理解、运用。对此,我的做法是:先详细具体讲解一遍,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原则的名称,尽可能理解记忆主要的内容。待“第四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讲解完毕时,再借助对具体业务的分析、帐务处理,详细讲解,让学生回味每一项会计原则的含义,细细琢磨其实质,并考虑每项原则在各种业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运用方式。
二、 严格要求、反复记忆
这主要是对具体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而言。《基础会计》掌握与否的最主要标志就是能否熟练、正确地进行帐务处理。对学生来说,帐务处理即是编制会计分录。而会计分路涉及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应借应贷的方向问题。对于初学者,书上给出的六十一个一级会计科目名称及其性质,很需要下一番功夫,分类记忆,且记熟记准,以便为应用会计科目设置帐户,编制会计分录奠定基础。但客观的讲,相当一部分职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吃不了学习上的苦,对自己要求较松。因此,我事先明确的告诉他们,不记会计科目及性质,就无法学习经济业务,必须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课下或回家背诵,课上提问,期限为两周。对期限内记忆不熟练、不准确的学生,课堂上连续反复提问,直至达到要求。
三、 通俗讲解,反复练习,经常鼓励
编制会计分录的关键在于找准会计科目。教学中学生对工业企业绝大部分经济业务十分陌生,拿到所给业务,主要问题就是不知道或容易用错会计科目。老师课堂上讲过的业务类型,仅能机械记住所用的会计科目,不太熟练,理解的也不透彻,作业题稍微拐弯,就不知所措。此时的学生,普遍感到专业课不如文化课易学,有些畏惧,甚至烦躁的心理。因此,授课时,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假想自己即为经济业务的经办人,生动、通俗、详细解释每个会计科目的选择及其“借”或“贷”的方向,讲清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四、运用财会技能课教法
《基础会计》中,“凭证”、“帐簿”、“报表”、“核算形式”这四部分内容,也是以抽象的理论形式给出的,虽辅助具体经济业务加以说明,但仍给学生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果按理论的模式讲授,课堂效率、效果并不理想。另外,这些内容均属财会模拟课的教学范围。故,我先对“证”、“帐”、“表”、“核算形式”从理论上做以概要讲述,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概念、种类、格式及操作。然后,给出一套综合练习题,发给每个学生一系列的凭证、帐簿、报表,并规定具体核算形式及其他一些条件,要求学生亲自模拟从“制证”到“出报表”一整套实际财务工作的程序,切身感受、理解、掌握书上的理论。之后,再针对模拟过程中的问题加以修正、解释,最终,对上述理论再做全面、综合的总结,使学生轻松、深刻、条理、系统的由技能操作过渡到理论的掌握。
总之,《基础会计》的讲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提出不同的要求,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