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据《财务与会计》2021年23期,国家电网作业标准成本以电网企业的业务活动规律、规程、规定为依据,逐步逐层分解,进而确定单项资产所涉及的作业类型、数量,然后根据测算的单项作业成本定额,反向汇聚形成单项资产的标准成本,主要方法为“选、测、汇、比、引”五步法。
(一)“选”典型
从电网典型资产入手搭建标准成本体系,贯通“典型资产——典型设备——典型项目——典型作业”链路,实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
1.典型资产。根据电压等级、资产性质等属性进行划分。以输变电资产为例,国家电网选取了31类典型资产,110kVGIS变电站就是其中的一类。
2.典型设备。明确典型资产所含设备的种类、型号和数量,并选取实际业务场景中使用最广泛的案例作为典型。例如:目前公司系统110kVGIS户内变电站配置2台主变压器的配置占比较高,因此选取2台主变、室内布置GIS设备的变电站样本作为典型设备。
3.典型项目。根据业务规程,明确针对典型设备开展的业务项目,例如:110kVGIS主变压器包括3类典型检修项目,即综合检修、分项检修、电气试验。
4.典型作业。在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作业,例如:上述分项检修项目的变压器检修中可再细分为变压器干燥、加放油、绕组检修、铁芯检修、吊罩检修等30项明细作业。至此,国家电网将电网企业最主要的输变电资产逐层拆解,从一个变电站/一段输电线路拆解至所属的设备/材料和底层检修作业,构建起单一输变电资产可展开至设备的运维检修业务作业库。
(二)“测”作业
针对选取的典型,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基础,根据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和市场价格水平,测算各项明细作业成本定额。根据技术测定法和科学计算法计量,具体方法如下:
人工费=Σ(各类型人工单价×相应的工日);材料费=Σ(各类型材料单价×相应消耗量);机械台班费=Σ(各类型机械台班单价×相应台班消耗量);单项检修作业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
例如:110kV变压器绕组检修作业主要是检查相间隔板、围屏、油道、垫块等设备及检测绝缘状态。通过测算单次作业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和作业频次,测定本项作业的平均年成本。
(三)“汇”资产
在作业定额的基础上,根据每年频次、业务外包情况,汇总计算每项作业的年度成本定额,再根据“四个典型”的链路,汇总典型资产的年度成本定额,测算单位典型资产的成本标准。最终得到单个变电站开展典型检修作业的成本标准(万元/站·年)。即:典型资产年度运维检修费用=Σ(各类检修项目年度单价×频次)。
(四)“比”差异
对比分析典型与非典型以及地域、地形等客观差异,通过设置调整系数等方式,对成本标准进行优化平衡,增强标准成本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例如:在测算110kVGIS变电站成本标准时,将典型资产(2台主变压器)系数设为1,对含有1台、3台、4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分别测算折算系数;输电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规范,将地形分为平地、丘陵、山地三档,以平地为典型,测定丘陵、山地的调整系数。
(五)“引”参数
在成本标准的基础上,引用基层好填报、总部好审核的业务量参数,计算形成标准成本规模(单位资产标准成本×业务量)。例如:各省公司上报各个电压等级各类型变电站的数量和主变台数、在各类地形上的架空输电线路长度,乘以相应的调整系数和标准成本,最终测得这两类资产的年度检修成本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