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据《管理会计研究》2023年06期,近年来,国家电网财务上围绕公司战略目标,运用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构建了数智化财务管理新模式,即“数智财务国网方案”。该方案由“创新体系+创新实践”构成。多维精益管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的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第一层次是信息反映精益。第二层次是驱动管理精益。第三层次是驱动数字化转型。
(一)基于科层组织架构、强调管理责权分割的MCS(管理控制系统)模式如何迭代升级?
传统企业管理控制系统通常是基于科层组织结构,高管、中层、基层员工的等级清晰,信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传递。组织内的纵横交互非常有限,数据和信息孤岛明显。
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实际上是精益管理“e平台”或者说是全景在线控制平台。具备五大功能特征:①以数据中台架构的功能模块平台。国家电网利用新型数据中台架构,解决了数据来源多元化、业务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标准不统一、多场景应用数据等问题。②完全依靠数字驱动的平台。③业财一体化平台。平台通过提供标准化接口、对接服务和企业服务总线为业财数据融合、财务与业务系统的集成奠定基础,实现业务表单的自动填录、财务凭证的自动生成,从而倒逼业务环节的标准化。④大数据仓库及管理驾驶舱平台,支持全公司各种业务的数据穿透分析。⑤管理运作平台,全面支撑保证企业愿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工具、企业流程、规章制度、激励机制的实现。
案例表明,数字化背景下的MCS要从科层组织管理管控模式向组织内部的交互运作平台迭代。
(二)以财报为基础或以KPI为主导的企业经营分析如何优化?
在传统MCS中,企业经营分析包括财务分析与绩效分析两部分。其中,财务分析既有单变量指标评价,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ROE)等,也有多变量指标体系分析,如杜邦分析、Z-Score模型等。总的来说,传统财务分析通常以财务报告为基础、以事后评价为重点。
在国网案例中,多维精益管理实现的“全景分析”具有四大管理特征:①对业财过程动态穿透式监控。利用数据中台高效计算、实时反馈的特征,企业得以在业务、财务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目标与现实的偏差,迅速实施调整控制。国家电网建立“月分析、周平衡、日调度”常态机制,以日为单位检视负责区域内的各项指标偏差。②将动态管理由理念方法落实到具体操作,既可以实时动态反映当前各环节经营管理效率效益情况,也可以对主要指标发展趋势做出分析研判,还可以针对不断迭代的新业务快速搭建分析模型,随时增补业务场景。③财务分析从财报、PPT模式“搬到”云端、线上。多维精益管理已经实现了按月自动更新、可视化展示国家电网“一体四翼”布局主要指标情况,在线跟踪国资委“两利四率”业绩考核指标完成状况。④构建智慧运营分析体系。浙江电力按照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应收应付管理、资金管理、总账管理等划分14大类业务领域,利用数据模型形成统一的财务领域分类明细数据和指标体系数据资源目录体系。
案例表明,数字化背景下的MCS要从以财报为主要依据的企业经营分析模式迭代到以直面业务经营过程、多场景扫描、全景透视的分析模式。
(三)基于因果关系链的战略地图管理模式如何迭代?
战略地图是企业MCS中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它是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通过绘制战略地图,企业战略可以细化为平衡计分卡各个层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然后企业可以按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制定预算方案。
国家电网设计了有别于战略地图的价值图谱(ValueMapping),以此承载MCS主要功能。一是价值创造动因的追根溯源。管理会计数据触及各地区、各层级、各场景业务发生的完整过程,刻画企业价值链中的各类财务和非财务动因。例如,针对每一笔收入增加,国家电网先将其对应到某项产品服务,然后追溯到每一位用户贡献,再分解到每一台设备支撑的电量(收入)、每一次作业避免的电量(收入)损失,最终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支持的设备量、客户量及其电量(收入),形成价值创造的完整价值链。二是不同场景的价值透视。由于多维度的、贯穿价值链数据的存在,价值图谱能够帮助企业构建起一套多维质效评价体系。
在理论逻辑上,区别于战略地图,价值图谱的管理功能已经系统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数据以最小粒度进行标准化,业务采用“会计科目+管理对象+业务标签”方式记录,企业形成以“会计科目为内核、管理对象为节点、数据标签为描述、数据载体为连接”的数字化价值图谱。②MCS已成为一个全价值链智慧运营体系。价值图谱全方位展示企业经营管理沿价值链发生的过程,便于不同部门、层级的管理者进行多维透视,支持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
案例表明,数字化背景下的MCS需要从以因果关联主导的战略地图迭代到全场景、智慧运营的价值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