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据《中国管理会计》2024年02期,近年来,随着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N公司越来越关注成本管控,在业财融合理念指导下,N公司根据项目产品生产制造特点,合理利用管理会计理论和工具方法对项目产品进行了成本习性区别和成本动因分析,并构建了符合N公司生产实际的成本中心,制作了更为细致的成本核算表进行信息反馈。
(一)成本习性
管理会计中成本按照习性分类,聚焦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如此划分总成本是管理会计构建各种模型和工具方法的核心假设。
N公司清晰且科学合理地将制造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制造成本管理改进的重要环节。N公司原有制造成本管理较为粗放,并未对制造成本按照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划分,这样做的优点自然是简单,但缺点是容易造成成本扭曲。在开展业财融合理念指导下的成本管理实践后,N公司对制造成本按照成本习性进行划分。N公司是大型制造企业,其业务以工程项目为单位,过程复杂,对项目产品成本按照成本习性进行梳理划分有利于更科学直观地了解成本支出的关键节点,使管理者得到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制定更合理的产品价格或更好地衡量一个产品或部门的盈利水平,从而对症下药,提升管理水平。
(二)成本动因分析
将成本按照合理的成本动因进行归集是管理会计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重要特征。相较于一般制造企业,N公司的项目产品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金额巨大、种类繁多、相互混杂的特征。对于N公司来说,从成本动因层面加强成本管控尤为重要。N公司传统的成本分配动因为项目产品的吨位数,但其所承接项目产品多为定制化产品,制造过程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仅以不同项目产品的吨位数作为成本动因显然较为粗糙。现阶段N公司结合生产实际将成本动因归集从单一的吨位变为工时、面积、立方米、吨位、度、次数、天数等。将制造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按照适合于自身的成本动因对照相应的项目产品进行归集,这一举措使成本归集更为准确合理,提升了制造成本管理水平。
(三)成本中心构建
成本中心以用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完成既定的产量或在预算既定的前提下增加产出为目标。成本中心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核算每个工艺中的成本耗费,帮助企业清楚核算成本的同时找出成本耗费的主要责任节点,便于做好成本管控,提升企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为了更好地核算和控制每个项目的成本情况,现阶段N公司以生产车间为基础建立了基础成本中心和辅助成本中心。每个成本中心下又细分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用等,分别进行核算。并且确保每一笔费用都有相应的市场对标价格,以便更好地核算制造成本。
(四)成本核算反馈
成本核算的维度和粒度越细,就越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所在,但各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成本核算表。在传统成本管理中,N公司成本核算的维度和粒度较为粗糙,在核算中尽管耗费了大量资源,却依旧难以找到成本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现阶段N公司以现有的各类生产车间为基础,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成本中心,并按照各成本中心的工作内容设置符合各自特点的成本核算表,分别进行核算反馈。在成本核算表中,成本动因归集由传统的吨位变为人工工时、机器工时、面积、立方米、吨位、度、次数、天数等,并将单位工价根据不同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区分,使成本核算更为准确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