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欧阳牛金
摘要:为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开展“六保”“六稳”工作,确保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经济得到快速复苏,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通过营商环境评价,市场主体负担不断降低,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本文就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采取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成效进行总结,特别是交易各方关注的交易保证金进行了重点探讨,为各地提高交易保证金管理效率,更好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营商环境;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创新
引言
近些年,郴州市在营商环境改革优化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与新方法,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郴州市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改革工作中,郴州市在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痛点,针对这些问题,大力推广电子保函,上线保证金智慧核算管理系统,开发中标贷等措施,减轻交易参与方负担,而其中一些有益经验也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1.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优化保证金管理举措
2023年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数量达2341宗,同比增长1.34%,成交金额达248.0787亿元;节省资金11.1586亿元,同比上升6.07%;增收资金2.184亿元,具体交易项目与增长变化如表1所示。自2022年以来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作为,并将“清退、提交、管理”作为工作主线,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为目的,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保证金智能化管理,这为持续优化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1.1 实现保证金清退“零沉淀”
郴州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关于完善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通知》精神,降低各招标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交易成本,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将持续清退保证金作为优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中心通过多次开展讨论会等形式解决企业招投标流程长、环节多、管理不积极与办理不主动等难题,通过主动上门办理、多方对接跟踪等举措为交易保证金清退工作赋能,与此同时按照应退尽退原则开展清退工作。今后,中心将继续按照“不漏一个企业、不漏一个项目”的工作原则继续贯彻落实保证金管理办法,同时对管理办法展开创新,以电子交易系统为依托,彻底解决保证金滞留问题,以此达到控制企业成本、推动企业发展目的。
1.2 主动拓宽企业保证金提交渠道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里关于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提交方式多样化要求,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优化交易流程,郴州市积极推出电子保函服务平台,与10余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关系,承担为郴州市投标主体开具担保保函、保险保函等服务,且市场投标主体可以为投标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社会招标采购项目自主选择银行转账、电子保函等。据了解,与中心合作的金融机构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模式下,市场投标主体办理电子保函的过程将会更加方便、快捷,且办理工作中的手续费会更低,只要办理地点覆盖通信网络,投标主体便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全天候办理投标保证金业务。这样极大地提升了政府单位的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在时间与资金方面的开支,同时为交易环境的优化提供了保障。
1.3 保证金管理智能化
为解决传统保证金管理工作中管理效率低下、对账准确性不高等难题,中心对省内外同行单位展开深度调查学习,通过对比其他省市交易中心智能化保证金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技术投入以及运行成本等等,针对性地选择智能管理开发商,2023年完成了保证金智能化管理核算系统开发工作。截至目前,该中心智能核算系统已实现保证金业务数据的自动采集、智能核对和核算,自动生成财务记账凭证,无须人工线下记账、核对,大大节约了凭证输入、校验的大量时间,大幅度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和正确率。同时该系统具有预警报警功能,当出现未及时退款、重复退款和人工干预等异常情况时,系统将向业务关联方发出警示通知,督促及时办理。另外,系统还具有报表查询功能,在项目开标后可随时按时间、投标人、投标项目等多种维度查询需要的相关信息;也可为审计部门开展实时审计提供数据支持。在该系统的辅助下,中心保证金管理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同时使得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2.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优化成果
2022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行电子保函应用,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招投标便利程度,减少资金占用,逐步降低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势能。目前在中心上线的电子保函企业有10余家,研究数据表明2022年至2023年中心推行的电子保函服务企业分别达5441家、7124家,担保金额分别达10.93亿元、13.9亿元,保函替代率分别达81.27%、83.45%。从取得的成果来看,中心推出电子保函服务有效缓解了投标企业保证金开支压力,如传统保证金管理工作中每一投标项目需要缴纳数万甚至数十万元交易保证金,若同时投标数个招标项目,那么所承担的交易保证金也会成倍增长,这将为企业资金周转带来极大压力。但是现阶段通过电子保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激发企业发展潜能。目前,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标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社会招标采购等项目均可以办理电子保函,办理过程非常方便、快捷,每个项目只需要几分钟,只要有联网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全天候办理投标保证金业务。
3.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3.1 资金占用较多,企业投标成本偏高
现阶段很多地区在保证金缴纳过程中仍然采用银行电汇形式,这种缴纳方式效率较高且比较直接,但是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招标项目金额已经达到数千万甚至数亿元,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对工程保证金的收取上限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很多项目的招投标带有集中性特征,且同一投标人可能会同时参与多个项目投标,因此高额的保证金直接占用了投标企业的大量资金,并增加了企业的投标成本。
3.2 投标保证金缴纳系统类型较多,难以实现统一管理
近些年各地均开始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旨在实现对当地国有产权交易等工作的整合,在这种情况下,统一性、公开透明性的体系雏形迅速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短时间内快速发展,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仍然存在监管难题,同时全省各地资源不共享问题仍悬而未决,如某些地区开始认识到投标保证金管理方面的创新重要性,同时以智能手段取代传统人工核对保证金工作模式,但是却仍然没有实现保证缴纳方式的多样性,如建设类项目的保证金需要通过招投标业务管理系统才能够正常缴纳,水利项目保证金通过线上交易平台缴纳,农业发展等项目则只能通过银行现金转账的方式缴纳。针对不同类型的交易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人员需要分别登录不同的系统后才能够获取缴纳信息,且一些系统的操作非常复杂,这不仅会影响到信息数据统计效率,同时还会为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如针对同一个项目企业需要反复缴纳,而管理人员则需要拿出专门的时间匹配、核对各笔汇款。
3.3 电子化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目前很多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构建电子化管理模式,但是受到技术应用不成熟影响,其所构建的保证金管理模式仍属于半自动模式,具体表现为没有实现与银行现金管理平台的互通,投标人需要将保证金通过转账的方式汇到交易中心账户当中,而管理人员则需要手动模式确定汇款名单以及汇款数额等等。此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经实现与银行专网互通,当投标人向交易中心收款账户汇款后,银行会将汇款数据反馈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当出现退款情况后则与汇款的操作方式相反。受到监管工作的影响,投标人需要依据招标项目的实际属性确定保证金缴纳渠道,而管理人员则需要通过不同系统才能够对保证金展开管理。保证金核算是交易业务最后环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就无法发挥对汇错账户等情况的预警效果。
3.4 保证金存在退还不及时,资金积压问题
郴州市虽然开发了保证金管理系统,实现了线上审核,线上发起退款,但前提是需要招标代理机构在网上提交资料(例如中标合同),如果招标代理机构或中标人未提交有关资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操作流程设置将无法审核退款,尤其是在招标方和中标方不及时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保证金一段时间的积压,中心需花费大量时间定期通知中标人,并进行清理。
4.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方式创新
4.1 推行“互联网+”管理模式
在保证金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并将这些互联网技术融合到公共资源交易与电子保函体系当中(下图1)。在这种管理的模式下,项目招标方、投标方以及金融机构共同应用一个电子交易平台,对于投标人而言,其仅需要按照平台要求上传资料后即可形成电子保函,与传统保证金缴纳方式相比,电子保函具备出函效率高、在线验证真实性、交易程序简短以及集约化程度高等特征,在电子保函模式下还能够助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电子化交易流程的实现,且通过电子交易还可以实现全交易过程留痕,这将会为后期管理监督工作奠定基础,并以此构建起预警机制。除此之外,金融担保机构在保函出具之前还需要做好资信检查,而资信条件较差的企业则无法获得机构的担保,所以,企业担保额度越大,则被担保企业或者投标方的资本实力越强,通过这一举措还能够起到辅助筛查投标人的效果。
4.2 推行多样化的保证金缴纳方式
通过推行多元化保证金缴纳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投标方资金占用压力,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为实体经济减负增效的工作要求,在招投标活动中通过控制投标方在制度性交易中的成本能够有效避免投标方资金占用以及被挪用的风险。因此在多元化保证金缴纳模式构建中,首先,应当建议投标方通过电子保函以及投标保单等形式缴纳保证金,这一举措能够构建更为开放式的招投标采购新秩序,同时还能够起到提升交易服务效率等效果。以银行电子保单为例,这是银行部门经过对投标人综合审查评估后由银行部门所出具的保证函,通过该保证函能够直接反映出投标方真实资信状况,并将此作为评价交易风险的标准,而与其他形式相比较,银行在出具保函时所收取的费用较低,有利于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投标保单是另一类保证金担保形式,投标保单与投标保证金具备同种效力,且投标方购买保单的价格较低,购买流程比较简单方便。整体而言,无论是银行电子保单还是投标保单均有利于降低投标方保证金缴纳成本,并达到激发市场活力等效果。其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需要拓宽保证金的缴纳方式,如在面对房屋产权等交易项目中,很多竞拍者为自然人且并不具备掌握保证金缴纳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保证金缴纳效率造成影响,针对此类情况,交易中心可以在不泄露竞拍人个人信息的基础上拓宽保证金缴纳渠道,如接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提升保证金缴纳效率;最后,交易中心应当探索年金形式的保证金收取方式,当投标方在缴纳一定数额保证金后,当保证金的有效期超过项目投标有效期时即可开展其他同类型项目竞标,通过这一举措同样可以降低竞标企业工作量,同时也能够缓和交易中心在保证金核算等方面的工作量。
4.3 统一保证金管理核算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为满足保证金管理中各主体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各地区省级部门应发挥牵头作用,构建数据信息共享、业务框架统一以及参数相互匹配的保证金管理核算系统(下图2)。行业管理单位需要以管理需求为主线,就各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情况展开集中汇总,同时推出交易系统构建准则,满足各地交易中心在信息收集、指令格式以及数据预留等方面的集中管理,以此实现各类信息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此外,还需要在业务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中搭建过账平台,当投标企业将保证金汇入银行端口后,交易中心内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该笔交易的自动化管理,以此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保证金管理系统打造成为一个体系。
4.4 创新保证金监管模式
在保证金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方面需要继续沿用传统监管体系中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则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全新监管模式,以此实现各监管主体之间的联动。值得注意的是,保证金管理并不等同于一般资金管理,这是由于其还包括一些企业投标方面的信息管理,所以针对这一情况还需要构建起保证金管理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掌握账户资金变化动态。
结语
综上所述,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目的是为确保交易公平,并间接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现阶段,很多地区交易中心保证金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未来需要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加强细节管理,结合信息化手段对现行系统展开升级创新,并以此构建起多方联动的监督管理体系,这对于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君.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1):52-54.
[2]胡新伟,刘坤,陈桐.优化营商环境视域下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创新——以济宁市为例[J].招标采购管理,2022(05):32-35.
[3]董慎秋.关于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的思考[J].产权导刊,2022(01):65-67.
[4]延华.浅谈优化营商环境对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2021(33):39-40.
[5]胡新伟.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核算业务实例探究与思考——以S县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1(08):79-81.
[6]代朋丽.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的几项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6-7.
[7]王晶晶,刘毓.基于会计核算视角探析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利息退还模式构建——以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例[J].会计师,2020(16):8-9.
[8]王晶晶,邱志平.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招标,2020(07):109-111.
[9]韩佩芸.关于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90-91.
[10]张桂敏,王凤娟.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招标与投标,2019(02):34-36.
[11]延华.关于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保证金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18(09):224.
[12]张光明.借力大数据 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18):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