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高级会计师评审中,工作业绩成果是核心竞争力,占分权重通常超40%(部分地区达50%以上)。其材料准备绝非临时拼凑,而是需3-5年系统性布局、日常积累与精准提炼。以下从核心逻辑、准备步骤、材料分类、亮点挖掘四个维度,提供可落地的提前准备方案,助申报人抢占评审先机:
评委最关注的是:你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 业绩材料需体现“三性”:
实务性:聚焦财务核算、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投融资、风险管理、团队建设等核心职能;
创新性:是否优化流程、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数字化转型或解决行业共性问题;
影响力:成果是否量化(如降本金额、提效比例)、是否获外部认可(奖项、论文、标准)、是否带动团队/单位发展。
高级会计师评审不看基础记账核算,核心考察 “财务管理能力 + 业务赋能价值”,业绩需满足 3 个核心要求:
含金量:聚焦重大项目(如战略预算、重大税收筹划、内控体系搭建),而非日常事务;
关联性:业绩必须与本人岗位职责直接相关,体现 “主导 / 核心参与” 角色;
可证明:每一项成果都要有对应的书面材料佐证,形成 “行动 - 成果 - 证明” 闭环。
|
材料类型 |
具体内容(示例) |
保存方式 |
|
项目立项/结项 |
项目申请书、立项批复、结题报告、验收证书(需单位盖章) |
扫描电子版+纸质版归档 |
|
数据成果 |
成本降低对比表(如“通过供应链优化,年降本800万元”)、效率提升数据(如“报销审批时效缩短60%”) |
Excel表格+业务部门确认签字 |
|
领导/外部评价 |
单位出具的业绩证明(需分管领导签字+公章)、客户/合作伙伴感谢信、行业协会表彰文件 |
彩色扫描件+原件备查 |
|
媒体/平台记录 |
主导项目的新闻报道(如公司官网、行业媒体)、内部表彰文件(如“年度优秀财务项目”) |
网页截图(含时间戳)+PDF存档 |
|
知识产权/标准 |
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如《XX行业成本核算指引》)、软件著作权(如财务流程自动化工具) |
标准发布文件、著作权证书扫描件 |
提前 3-5 年布局:分阶段规划,避免临时拼凑
1. 3-5 年前:定方向,锚定高价值业绩赛道
结合岗位(如财务经理、部长)锁定 2-3 个核心赛道:优先选 “成本管控、预算体系搭建、税收筹划、内控建设、投融资决策、数字化转型” 等评审高频认可方向;
主动承接高价值项目:比如申请主导年度预算改革、牵头税收筹划方案、推动财务 ERP 升级等,避免长期陷入基础事务。
2. 2-3 年前:落地项目,留存 “过程 + 成果” 痕迹
明确自身角色:在项目中主动担当 “主导者” 或 “核心设计者”,避免仅作为 “参与者”;
同步留存原始材料:项目启动时的批复文件、会议纪要,推进中的方案草案、沟通记录,落地后的成果报告、数据报表,均需及时归档。
3. 1 年前:梳理材料,量化成果 + 分类归档
按评审要求分类:将材料分为 “财务战略与决策、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税收筹划、内控建设、团队建设”6 大模块;
量化每一项成果:用 “数据说话”,比如 “推动成本管控方案落地,年度降本 800 万元,降幅 12%”“税收筹划合规节税 500 万元,税负率下降 3 个百分点”。
4. 评审前 6 个月:完善闭环,查漏补缺
补充佐证材料:若某业绩缺少官方证明(如税务机关认可文件、公司表彰),及时沟通补充;
核对材料一致性:确保业绩描述、数据、证明文件三者一致,避免出现时间、金额矛盾。
根据评审常见维度,将业绩分为5大板块,每类突出“个人角色+核心成果+量化价值”,避免泛泛描述:
核心逻辑:主持/牵头财务领域重大项目,解决单位/行业的痛点问题。
材料清单:
项目背景(如“公司面临成本率超行业均值5%的困境,立项开展‘全价值链成本管控’项目”);
个人职责(“担任项目组长,统筹财务、生产、采购部门,制定成本分析模型”);
核心成果(“识别低效环节12项,推动工艺改进,年降本1200万元,成本率下降3.2个百分点”);
佐证材料(项目立项书、结题报告、成本对比表、单位出具的“项目效益证明”)。
案例示范:
“2021-2023年主持‘新能源项目全周期财务风控体系搭建’(省级重点项目),牵头制定《风电项目成本测算模板》《补贴回款风险预警机制》,推动3个在建项目补贴回收率从75%提升至92%,获省财政厅‘财务管理创新案例’表彰。”
核心逻辑:通过财务流程再造、系统升级或工具应用,提升财务效能。
材料清单:
痛点分析(如“原报销流程需人工审核10个节点,平均耗时72小时,错误率2%”);
解决方案(“主导RPA机器人部署,开发‘智能审单+自动付款’模块,对接OA与ERP系统”);
成果数据(“流程缩至4小时,年节省人工工时1.2万小时,错误率降至0.1%,获‘全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佐证材料(系统上线报告、流程对比图、RPA机器人运行日志、奖项证书)。
核心逻辑:通过预算管理、成本分析、资源配置优化,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材料清单:
管理措施(如“建立‘月度滚动预算+季度偏差分析’机制,对超支项目启动预警”);
量化成果(“2022年通过预算精准投放,压缩非必要支出300万元;主导应收账款保理,盘活资金5000万元,年节约财务费用260万元”);
佐证材料(预算差异分析表、资金盘活方案、银行保理合同、财务费用对比表)。
核心逻辑:作为财务负责人,带教团队、提升专业能力,打造高效财务梯队。
材料清单:
团队规模/结构(“带领12人财务团队,其中高级职称占比从25%提升至42%”);
培养措施(“推行‘导师制’,近3年培养3名主管、2名项目经理;组织内部培训20场,覆盖财税新政、系统操作等”);
团队成果(“团队获‘省级青年文明号’,主导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项’连续2年为企节税800万元”);
佐证材料(团队架构图、培训记录、获奖证书、下属晋升文件)。
核心逻辑:通过论文、著作、标准制定等,展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材料清单:
论文/著作(“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新能源企业补贴退坡下的财务策略》,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制造业成本管控实战指南》”);
行业贡献(“参与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XX号》征求意见,提出‘新能源资产减值计提’修改建议并被采纳”);
佐证材料(论文检索页、著作封面+目录、标准征求意见回复函、录用通知)。
核心业绩证明材料:按模块准备,每个都要 “有料可查”
1. 财务战略与经营决策类
证明材料:年度经营分析报告、重大投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层决策批复文件、项目落地后的效益报表;
量化要点:明确项目对公司的价值,如 “主导新业务投资可行性分析,提出 3 条风险防控建议,项目落地后年增收 1500 万元”。
2. 成本管控与降本增效类
证明材料:成本管控方案、采购 / 生产部门协作文件、原料价格对比表、财务报表(体现成本下降数据)、公司表彰文件;
注意要点:需体现 “系统性方法”,而非单一动作,如 “搭建全流程成本分析模型,联动生产部门优化能耗,年度煤电耗成本降低 600 万元”。
3. 预算管理与财务分析类
证明材料:预算管理制度、年度预算方案、月度差异分析报告、预算调整批复、业务部门反馈意见;
突出亮点:体现预算的 “指导性”,如 “搭建‘年度预算 - 月度调整’体系,预算准确率从 75% 提升至 92%,为经营决策提供关键支撑”。
4. 税收筹划与合规管理类
证明材料:税收筹划方案、税务机关备案 / 认可文件、纳税申报表(节税数据对比)、高新技术企业 / 环保优惠资质证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材料;
关键要求:强调 “合规性”,避免体现避税嫌疑,如 “对照政策要求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比例,合规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年度节税 300 万元”。
5. 内控与风险管控类
证明材料:内控体系制度文件、风险评估报告、内控审计报告、问题整改闭环记录;
成果体现:如 “牵头搭建内控三级防控体系,梳理 12 项高风险环节,整改完成率 100%,年度内控缺陷发生率下降 80%”。
6. 团队建设与专业赋能类
证明材料:团队培训计划、轮岗制度文件、员工晋升 / 获奖记录、财务流程优化方案(如 ERP 升级相关文件)、效率提升佐证(如结账时间缩短证明);
量化成果:如 “推行分层培训 + 轮岗制度,团队核心成员持证率从 60% 提升至 90%,财务核算效率提升 30%,月度结账时间缩短 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