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成本的核算

【例如】某歌剧舞剧院在经过对剧本和创造意向的慎重选择,又经多次论证后决定创作排练歌剧《屈原》。在开始创作至节目演出过程中发生了以下费用支出:
  
  (一)创作阶段
  
  首先向主创人员征集剧本,发生剧本征集费用3 000元;后经过对各个剧本的多次讨论、论证决定使用张先生的剧本,为此发生剧本讨论、论证费用1 000元;虽然决定使用张先生的剧本,但该剧本尚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所以张先生根据剧团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发生剧本修改费用1 200元,在剧本最后定稿的同时向张先生支付版费6 000元;并聘请著名作曲家王先生为该剧本作曲,支付作曲费5000元;主创人员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共同研究策划剧目的结构、风格、主色调及舞美服装要求,商讨进度,发生再创作费用3 000元。
  
  《屈原》剧目创作阶段,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创作成本 19 200
  
  贷:银行存款 19 200
  
  具体数据如图表14?14所示:
  
  (图表14?14)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创作成本
  
  3 000
  1 000
  1 200
  6 000
  5 000
  3 000
  19 200
  
  
  (二)排练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剧本的排练费用和相关音乐排练录音费用,合计4 800元;舞美的制作、创作费用,如舞台的布景支付8 000元、灯光道具6 000元、租借音响支付2 600元、制作演出服装和头饰7 500元等;另外,为扩大此歌剧的影响范围举
  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发生宣传费用(含广告费用)5 600元。
  
  《屈原》剧目排练阶段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劳务成本--《屈原》剧目--排练成本 34 500
  
  贷:银行存款 34 500
  
  具体数据如图表14-15所示:
  
  (图表14?15)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排练成本
  
  4 800
  8 000
  6 000
  2 600
  7 500
  5 600
  34 500
  
  
  (三)彩排制作阶段
  
  为保证歌剧的演出效果进行了一场彩排,发生各项费用3 600元;本歌剧在彩排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决定租用天桥剧场进行首次公演,支付场租等相关剧场费用4 000元;同时发生舞美、装台费用1 200元;道具运输费用2 000元;支付演员演出津贴3 600元;同时将演出过程摄制下来,并根据需要制作光盘,拍摄、收集了大量优秀剧照,发生费用2 500元。
  
  《屈原》剧目彩排制作阶段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制作成本 16 900
  
  贷:银行存款 16 900
  
  具体数据如图表14?16所示:
  
  (图表14-16)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制作成本
  
  3 600
  4 000
  1 200
  2 000
  3 600
  2 500
  16 900
  
  
  此外,该歌剧舞剧院组织演出活动,发生工资、福利费、水电费、办公费等各项管理费用9 000元。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劳务成本--《屈原》剧目--管理成本 9 000
  贷:银行存款 9 000
  具体数据如图表14-17所示:
  
  (图表14?17)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管理成本
  9 000
  9 000
  
  
  至此,大型歌剧《屈原》的总成本如下:
  
  创作成本+排练成本+制作成本+管理成本=19 200+34 500+16 900+9 000=79 600(元)
  
  该歌剧计划在保利剧院演出4场,每场演出应摊销的成本如下:
  
  79 600÷4=19 900(元)
  
  若为大型剧目,其成本往往很大,则宜随情况具体确定成本分配次数。如30-50
  场次等。
  
  (四)演出阶段
  
  该歌舞团进行《屈原》剧目第一场演出时取得演出票房收入50 000元,同时,支付第一场演出费用,主要包括:演出人员工资5 000元,保利剧院场租费2 000元,灯光舞美装台费1000元。其账务处理如下:
  
  (1)取得票价收入时
  
  借:现金 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屈原》剧目--第一场演出 50 000
  
  (2)结转该剧目总成本时(按1/4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9 900
  
  贷: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创作成本 4 800
  
  --排练成本8 625
  
  --制作成本 4 225
  
  --管理成本 2 250
  
  (3)支付第一场演职人员工资时
  
  借:营业费用 5 000
  
  贷:应付工资 5 000
  
  (4)支付保利剧院租金和装台费时
  
  借:营业费用(2 000+1 000) 3 000
  
  贷:现金 3 000
  
  值得说明的是:进行第一场演出时,相当于将该歌剧推向市场,实现销售,因此,第一场演出的费用属于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费用属于“营业费用”,不应在成本中核算。另外,《屈原》歌剧已经排练成功,相当于工业产品中的完工产品。所以,以后再发生的演出费用就不能计入歌剧成本,只能作为该歌剧舞剧院的期间费用核算;
  
  第一场演出结束后,经过分摊劳务成本,劳务成本的各个明细账户的构成见图表14?18、14?19、14?20、14-21所示:
  
  (图表14-18)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创作成本
  19 200 4 800
  余额:14 400
  
  
  (图表14-19)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彩排成本
  34 500 8 625
  余额:25 875
  
  
  (图表14-20)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制作成本
  16 900 4 225
  余额:12 675
  
  
  (图表14?21)
  
  劳务成本--《屈原》剧目--管理成本
  9 000 2 250
  余额:6 750
  
  
  “劳务成本”总账户余额为:
  
  14 400+25 875+12 675+6 750=59 700(元)
  
  待其他3场演出结束时,分次进行摊销,并与各场的演出票价收入进行配比。
  
  艺术演出团体进行节目成本核算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如果演出团体同时排练几个节目,几个节目由统一导演指导,共用一个排练室,由此发生的导演劳务费、排练室折旧费或其他共同费用属于节目成本的间接费用。这些费用应通过“编录经费”归集,然后按一定比例在几个节目中进行分配,通过分配把这些间接费用,分别计入不同节目的成本。
  
  第二,演出团体总负责人及后勤行政人员的工资或其他行政管理费用(如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等)应通过“管理费用”账户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