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析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也在逐步扩大,成为企业进行内部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企业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因素,有计划的指挥、调节、监督经济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总称。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是由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决定的。可见,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管理,同时受企业管理的制约。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管理;  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部门进行的审计。是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主要审计企业的财务收支、与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部门资料。企业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因素,有计划的指挥、调节、监督经济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总称。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是由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决定的。可见,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管理,同时受企业管理的制约。
  一、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产生的客观效果。内部审计职能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监督、管理控制、评价鉴证、服务等四项职能。由此,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检查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主要包括: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可见,披露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准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此外,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贪污腐化行为,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
  (二)降本增效作用


  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可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内部审计的关键所在,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



  (三)增强企业管理的执行力度
  企业建制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使制度和决策有效地执行。内部审计既是检查系统,也是监控系统,通过事前和事中审计,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能有效地执行,纠正违规操作现象,并根据执行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完善决策和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管理体制的执行力度。此外,事后审计通过对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执行效果分析研究,总结经验,能大大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可执行性。




  (四)鉴证和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的鉴证作用首先体现在开展联营审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联合经营是在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取得经济实效和分散风险,一个企业和一个或数个企业为发展生产和产品交换而进行的经济联系。再者,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实行领导班子在任定期审计,有助于监督企业领导依法办事,遏制腐败,促进企业廉政建设,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考察提拔干部提供依据。

  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对被审计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若干建议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针对国内的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模式。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能非常有效地弥补企业在运营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缺失,还能帮助企业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笔者认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内部审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内部审计工作
  我国的内部审计与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不同,其产生于行政命令,而非产生于公司多层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因此,我国的内部审计基础较薄弱。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把内部审计当成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的机构,心理上存在排斥内部审计的观念,积极性不够,抵触情绪较大,表现在内审机构人员东拼西凑或随意撤并、精简,这使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极不稳定,力量单薄,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广泛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在规范运作的企业,可以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实行专职化,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保持其稳定性,要使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企业管理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机构,使内部审计人员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

  (二)内部审计范围应由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随之增强。但是我国多数企业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财务审计,较少涉及业务审计、管理审计。这与西方国家成熟的内部审计模式有一定差距。西方国家企业内部审计已进入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其内部审计类型丰富,主要以管理审计为主,财务审计为辅的审计模式。因此,建立在财务报表基础上的、旨在审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否真实、是否合法的财务审计将不再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取而代之以经营审计、管理审计。这种审计的目标是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加强法制观念、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符合现代内部审计特征的要求。

  (三)内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当前,大部分企业的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还没有达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的高度,有必要加大对内审人员的培养力度。内审人员需要具有全面的财务管理知识、系统的组织管理知识、物资采购和管理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公共关系知识,同时有较高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此外,伴随着“知识爆炸”时代,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内审人员应注重内部审计理论的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确保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