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中国会计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会计事业取得了空前发展和辉煌成就,人们对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会计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财政部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结束了我国40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符合国际惯例的新会计模式。从1997年起,财政部先后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2000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企业会计制度》,建立起了统一的会计制度。1999年,我国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行了再次修订,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强化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制度,加大了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些会计改革,作为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很多国际同行认为,中国是转型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计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
其次,注册会计师事业得到恢复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创建于1918年。由于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上世纪50年代以后曾经中断了一段时期。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于1980年恢复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在中国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规范化建设,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完成了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部门的脱钩改制,加大了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管力度,并大力整顿会计市场秩序,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近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大力开展行业诚信建设,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整个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拥有注册会计师会员13 万人,其中执业会员5万多人,非执业会员7万多人,会计师事务所4300多家。注册会计师已经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每年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的人数达60多万。
再次,会计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的教育不应该停留于大学教育,而应该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为使广大注册会计师和企业会计人员接受良好的后续教育,我国先后建成两所拥有国际一流教学设施和手段的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作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基地。去年,朱镕基总理亲临两所国家会计学院视察时,再次强调了会计工作和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并欣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这一题词在会计界和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家会计学院的成功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和决心,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另外,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步加大。中国会计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与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同步进行的。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逐步开放会计市场。我国会计市场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允许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设立代表处、成员所和申请临时执业,允许外国公民和港澳台居民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可以申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目前,已有11家国际会计公司在华设立了26家成员所。共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境外考生参加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其中405人通过考试,已申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
去年底,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将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扩大会计市场的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