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基于杠杆原理的企业多元化行业选择

【摘要】多元化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企业普遍的行为,目标选择(行业进入和企业选择)作为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第一步,其决策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整个多元化道路的成败。本文基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讨论了企业应如何进行目标选择,从而走好多元化道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引言
  
  企业多元化投资行为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多元化经营又称多样化经营,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 H·I·Ansoff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公司为了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实现公司扩张,开发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公司,以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
  基于众多成功和失败的多元化企业案例,产生了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更多的研究和论述都显示:中国企业不应该走多元化道路。但是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都在走,或者即将走多元化的道路。以前是大企业,现在连中小企业也开始迈出走多元化道路的步伐。通过考察在2000年底以前上市的全部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现,2001-2004年,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分别为64.07%、65.07%、68.41%、69.41%。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或许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多元化企业如何走好多元化道路更加实际和有意义。应当说,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一种战略选择。然而,近年来,它在中国却成了一种时髦,许多企业争相涉足,尽管成功者寥寥无几,但还是有众多企业乐此不疲。许多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目标行业选择不当。在此,笔者尝试利用改进的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分析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目标行业的选择。
  
  二、目标行业选择的决定因素
  
  目标行业的选择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同目标行业的吸引力正相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目标行业的吸引力越大,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就越高;反之,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就越低。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认为,并非所有行业都提供均等的盈利机会。一个行业的经济特性和竞争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趋势往往决定了该行业未来的利润前景。对于那些毫无吸引力的行业,最好的公司也难获得满意的利润。分析行业的吸引力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行业吸引力本身也是变化的,例如,当较多的企业看好某个行业并相继进入,该行业的吸引力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选择目标行业时应考虑到行业吸引力变化及其对策;二是行业吸引力是相比较而言的,并不存在绝对的行业吸引力大或中或小,这种比较取决于不同的行业以及所设定的指标体系;三是行业吸引力还取决于行业的层次,有时在大行业范围内的吸引力不大,而在小行业范围内的吸引力却并不小。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同企业核心能力的状态与水平正相关。企业是否拥有核心能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核心能力越强,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就越大,反之,其成功率就越小。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以下因素:1.企业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技能与知识;2.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建立的竞争优势;3.企业在多行业经营方面的经历和经验;4.企业核心业务的主导性和核心人员的稳定性;5.企业战略的连续性与彻底性。核心竞争力不会随着使用而递减,不会像物质资产那样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损耗,反而会因使用与分享而提高价值。
  (三)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同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正相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剩余资源的拥有量越大,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就越高;反之,其经营成功率就越小。企业拥有剩余资源是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不曾拥有剩余资源(往往是拥有量极小而视为没有),就不应该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
  (四)企业多元化的成功率受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不同组合的影响。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构成了行业吸引力和行业盈利水平的一个门槛,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的关系来初步判断企业是否该进入某行业。从企业利润的角度看,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购成了四种不同的组合:
  
  三、行业选择的杠杆原理
  
  对前文所述诸因素在目标行业选择中的不同作用及相互关系,笔者借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表述如下:一是作用对象是目标行业;二是作用力是企业剩余资源;三是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行业吸引力与行业壁垒;四是支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支点的强度和位置。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以称为“核心”,表明它应具有相当的“强度”才行,它可以承担整个“杠杆系统”的“重量”,即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有效地开拓多个产品和市场。支点的位置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它必须是适当的,既不很接近于作用力,也不很接近于作用对象,通常是偏近于作用对象,这样可提高整个杠杆系统的功效。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在企业选择的目标行业经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动力臂的长度。这个长度越长,整个杠杆系统的功效就会大为提高。也就是说,行业吸引力大且相关性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就会提高。
  (三)阻力臂的长度。这个长度越短,整个杠杆系统的功效就会越大。也就是说,在进入壁垒高而退出壁垒低的行业里,新进入的企业会受到有力的抵制,而本行业经营不成功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离开该行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构成了行业吸引力和行业盈利水平的一个门槛,最理想的行业是进入壁垒高而退出壁垒低,这样某种程度上可以垄断经营。
  (四)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的大与小直接决定了整个杠杆系统的功效。当作用力很微小时,尽管杠杆长度再长,整个杠杆系统也不会产生功效。反过来,当作用力足够强大时,有时杠杆长度虽然不足,但整个杠杆系统仍能发挥其功效。这表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的确相当于作用力,它与行业吸引力与相关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功效不仅取决于支点、杠杆长度和作用力,而且还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样,目标行业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行业吸引力与相关性、企业剩余资源、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和作用,而且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论
  
  从环境来看,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成熟,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许多行业存在丰厚的利润,这会引诱企业进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多元化更多表现为市场诱导型多元化,这种现象很容易使企业忽视自身的能力,只看到市场利润,从而导致多元经营的失败。
  从能力角度来看,企业能力是企业多元化成功的关键。由于我国企业经历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长,许多企业并没有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企业的成功更多的是因为存在市场需求空白。因此,即使企业在前期开展多元化经营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也不能说这种成功就一定会持续下去。
  基于以上笔者提出,在现实的中国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进行行业选择时要在已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以企业剩余资源为保障,以行业吸引力为动力,以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为参考,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作出正确的行业选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