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及其信息报告
基于我国企业无形资产实践的发展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变革,本文以不同地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195份调查问卷为基础,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对无形资产认识、报告、以及减值计量涉及的相关问题。
调查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对无形资产范围的理解逐渐超出了传统会计的约束2.关于无形资产信息报告的评价: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具体内容对不同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程度,增加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后果;3.关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则的评价:(1)无形资产减值减提不得转回这一新规定对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实践所带来的影响是降低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2)当前无形资产减值计提方法中“聘请评估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确定”的计提方法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由公司管理层确定”。(3)“建立业务指导计准则指南”、“聘请外部专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和“建立业务各种无形资含分类计提标准”被认为是最需要和可行的改进措施。4)关于8号准则列式的资产发生减值迹象4.不同类型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作者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我国商业实践中对无形资产内涵及范围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会计所确认的传统无形资产范围;二是关于第8号企业会计准则列示的资产发生减值的7种可能迹象,对判断无形资产减值的指示作用并不是很强,很难合理分析这一受多变量影响的复杂问题,以及缺少减值计提的计算标准;三是对不同资产而言,其价值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差异;四是当前无形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有用性较低。
最后作者提出,首先应当重新考虑无形资产的跨级核算体系,逐渐将一些不能被传统会计认可的无形资产纳入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中。其次应对无形资产减值判断迹象进行重新设计,对不同类型无形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因素分层因素归类,然后从每个层面中列出一些主要因素或指标。第三,建议尽快着手构建主要无形资产类型的减值测度模型和方法。第四,建议对无形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做出强制性披露。
(马妍整理自《管理世界》 2009年第1期,作者:汪海栗 梅良勇 文豪 王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