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与对策

本文首先给出了资源环境审计提出的背景:我国审计机关将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虽然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审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当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遇到了很多限制资源环境审计开展和完善的实务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如何从现实出发,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具体解决对策,对于今后落实“规划”关于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更有现实意义。
接着,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宏观上,一是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繁多,但立法依据不足,导致政府审计权利存在越位现象;二是环境信息披露少,审计信息利用不足,环境问责落实不到位。微观上,一是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不利于环境绩效审计开展;二是环境评价的量化指标不全,审计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审计评价的公信力、时效性容易受到质疑;三是资源环境审计准则落后于实务的发展,制约审计经验的总结和传播
最后,作者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我国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的路径。一是完善环境立法;二是推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体系;三是加强审计人员环境管理知识的培训,审计中注意利用联合审计模式,缓解审计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的不足;四是尽快制定资源环境审计指南,完善审计方法依据。
(于思荣整理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作者:闫天池 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