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摘 要】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应考虑多种因素,如银行体制、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风险状况及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国家政策支持、保护程度和国家信誉保证程度等。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3-0052-01
1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监管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1995年《商业银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2003年4月28日,新成立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行使监管职能。银监会专门分设了监管一部、二部和三部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进行监管。
2 我国商业银行究竟需要多少资本
目前,外资银行已大量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我国商业银行也在逐步向国际市场挺进。我们应看到一个特殊的现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不高,却能抵御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由于我国大量企业经济效益欠佳所造成的金融风险,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制度有其特殊性。
我国商业银行究竟需要多少资本?资本充足率应为多大比率?是8%,还是高于这个底线?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结构、风险种类、风险程度、风险资产的数量、国家对推进银行改革的决心和进程等诸多因素。
(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比较大,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支撑。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大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比例太高。按照我国正式对外公布的数据看,按四级分类标准,2002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1.4%,按五级分类标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6.1%。如此高的不良资产需要大量的自有资本才能消化。
(2)未来我国银行业仍将呈快速发展之势,资产规模扩张较快,也需要更多的资本做基础。2002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9388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4586亿元。这意味着资本充足率公式中的分母扩大,要保持或扩大原有的资本充足率就必须增加分子项——资本金。
(3)伴随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风险暴露会逐渐表现出来。为了弥补风险损失,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储备。
(4)我国银行业正在进行资产结构的大调整,从传统的单一信用贷款转变为贷款、证券投资以及各种金融创新业务。资产结构的转变、业务种类范围的扩大,可能引发新的风险。这也需要有相应的资本储备做后盾。
(5)在我国经济发展呈强势发展的未来若干年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有可能在当年内核销部分呆坏账。
(6)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技术和方法的探索,为银行处置风险资产提供了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快银行降低不良资产的步伐。
(7)财政政策的变动也是影响商业银行资本金数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税收的调整、利润的分配办法、有关会计处理方法的调整等直接影响资本金的提取和补充数量。
3 筹集并保持我国商业银行充足资本的措施
3.1 内部积累
无论是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银行自身的留存利润来增加资本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通过内部增加资本,还可减少筹资成本。但以多大比例留存则取决于财政税收政策的许可程度以及利润在股东和银行内部的分配。
商业银行能否从内部增加资本首先要看银行的创利能力,即银行有没有利润。商业银行要想增加利润,一是要提高资产质量,二是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并以此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平均不足10%。
3.2 外部筹集
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增发新股也是筹集资本的一条途径。从我国银行业市场发展状态看,外资金融机构参股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正呈方兴未艾之势。外资银行参股,可大大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另一条从外部增加资本的途径就是增加附属资本。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可看出,其资本主要是由核心资本构成(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缺少附属资本。因此,只要政策允许,商业银行就可通过发行债务性资本来增加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我国债券市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对投资者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有国家信誉做保证的带国字号的各种债券,如国库券、金融债券、国有大中型企业发行的债券等,民生银行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成为资本市场的抢手货应给我们有更多的启示,对于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和准备上市的银行都可积极准备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筹集资本的选择途径。
3.3 加强金融监管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切实履行监管职责,银监会将在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紧急风险的处置等方面进行监管。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
①监会可会同商业银行一道,制定一整套与我国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资本水平的程序和评估方法。根据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来看,采用内部评级法比较合适。中国工商银行已开始着手开展这项工作。
②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及时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对风险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及时给予风险提示,并派专人跟踪风险发展态势,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措施限期改善风险状况或减少风险资产。
③评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监管部门所需的最低标准要求。若低于最低标准,则要求商业银行或增加资本金或调整资产结构、压缩资产规模、出售一部分风险资产等。
3.4 加强社会监督
为了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经营信息透明度,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及管理、资本充足率四方面进行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我国要想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监管行为,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各商业银行必须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关信息。
3.5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
要保持资本充足率,除了努力扩大分子,增加资本金以外,压缩和控制分母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绝对的控制资产增加是不可取的,可行的有效办法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压缩风险资产规模。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胡豹 孙文会 周保萍,《入世后中国的金融风险》,《经济师》2002年第10期
[2]马松波,《论不良贷款的法律控制》,《金融 与实践》2002年第5期
[3]石汉祥,《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