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摘 要:随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变迁,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得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预算会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弊端。
关键词:预算会计 会计体系 事业单位会计
预算会计体系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应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以及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体系。她是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和基本建设拨贷款会计一起,共同组成的预算会计有机整体,她形成了国家预算执行的信息网络。【1】而正是因为她所处的重要性以及随着我国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预算会计体系设计中一些存在的问题与各种弊端还需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一、预算会计框架的构造没有考虑到预算数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我国预算会计框架是按照组织类别构成的,而世界上有些发达国家的预算会计框架是按照支出周期构造的。【2】在这些发达国家中,预算会计指政府会计中用于追踪支出周期交易的部分,因此在财政资金由付款流向商品后,预算跨及就不在追踪,同样凡是与支出各阶段不相关的交易或会计事项,也不属于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与我国不同的是这些发达国家的预算会计不仅记录实际数,也记录预算数。首先是一位内记录预算数可以使实际指出有可比较的参照,这样才便于根据预算来控制支出,同时以支出周期作为预算会计框架可以比较方便的在会计上加以记录。同时由于我国预算会计缺乏支出周期的概念,这在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中使我们的信息缺乏可比性、也上信息无法进行加总与报告,甚至导致一些会计高手钻法律的空子,使信息失真。
二、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不能真实、完整的核算和反应新制度下的新业务。
自2000年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预算会计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个影响也是相互性的,新的制度给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也带来了一定量的冲击。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改变了财政资金的流转程序。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预算单位用于发放工资、购置固定资产、购买材料及服务等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拔入到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按照程序通过国库直接支付与授权植物给供应商或收款人,单位只见预算指标不见钱。此外,在政府采购制度下,由于货物的验收、项目的实施与贷款的支付存在时点间隔,特别是一些构建项目的尾款需要在项目保修期结束后才支付,如按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对预算单位来说,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是的反应预算单位的经济活动全貌。【3】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归属问题
随着预算管理体制的变迁,现行预算会计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同时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与国际的接轨,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指标越来越重要。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能真是反映这些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我认为事业单位会计归属与预算会计体系的时代已经过迁,事业单位以其非营利性区别于企业,又以其不具社会管理职能而区别于政府,事业单位也需要采用资本保值概念,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另外事业单位行业之多及其情况复杂性不亚于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应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以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特许性的需要。这样处理:一方面,由于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与财政脱钩,事业单位会计也需要采用资本保持概念,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另外事业单位还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行业,例如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团体、医院、电视台、体育场地、国家公共建设单位、科研院所、博物馆、公益公园等等,事业单位行业之多及情况复杂性不要于企业。中国1997年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统一规划各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另外将其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并入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汇总表,汇总的收入与支出数据缺乏意义。另外一方面,由于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原则更接近于事业单位会计纳入预算会计体系,那么预算制度体系就难以完善。而且目前没有一个能同时实用于企业和预算单位的“公认会计准则”。
四、构成政府会计的客观要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客观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国库会计和收入征解会计等成为政府会计,用以核算与政府相关的各项活动。所谓政府会计,是指反映、核算和监督政府单位及构成实体在使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过程中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管理体系【4】随着预算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预算单位及服务等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政府通过主管部门拔入用款单位,而是从国库单一帐户按规定程序直接拔入职工工资帐户或直接拔付给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各行政单位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期所有的资金都是财政资金,都要通过国库单一帐户收付,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当与总括和明细的关系,其发展趋势应当是共同构成政府会计。
综上所叙,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只有尽快完善预算会计制度和体系,并加强政府和法律监督机制,才能使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仁仪,杨学华.预算会计学第二版[J].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
[2] 左旭.中外预算会计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79-80
[3] 王德春.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若干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6,56-57
[4] 财政部国库司.对国外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J].预算会计改革.2000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