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企业资金池的建立迫在眉睫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无疑是属于“勤于思”的一类人。最近,王石在与媒体分享他从2007年宏观调控开始以来的反思与体会时说:“现在货币政策执行得仍然宽松。但只要严格起来,房价仍旧会下来。”这个“房市系于货币政策”的观点,在众多房地产老总的心中,可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从2007年至今房地产市场的跌宕起伏中不难看出,信贷支持力度大则房价涨,信贷政策紧缩则房价跌。
   事实上,不仅房市系于货币政策,其他行业何尝不是如此:钢铁、水泥、船舶等等,无一例外。也正因如此,最近管理层要“微调”货币政策的表态,一度造成了市场的很大波动。
   当前,我国经济刚刚企稳回升,复苏势头不错,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提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改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改变,意味着我国企业赖以生存的宏观信贷环境没有收紧,继续复苏势头也将延续。
   然而,这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是有尽头的。从银行角度分析,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决于自身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和信贷资产质量。经过上半年强劲的信贷投放之后,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长势头明显减缓,仅增加3559亿元,有些银行整个7月份的新增贷款为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银行抵御信贷风险能力也存在不足,几乎所有国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离银监会“年底到150%”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银行在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弹药不足而开始“力不从心”了。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中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也在增多,如钢铁行业、船舶行业。这些行业一旦出现价格因供过于求而下跌,将给背后支持它们的银行造成巨大的坏账损失。从银监会提出“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到各家银行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部分行业信贷紧缩势在必然。
   为了避免类似“信贷支持力度大则房价涨,信贷政策紧缩则房价跌”的情况重新在各行业蔓延,建立企业的资金池成了当前迫在眉睫的大事。只有建立了企业自身的资金池,才能熨平这种企业受制于货币政策而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从而增强自身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
   而要建立企业的资金池,企业首先要从自身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来充实资金池,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扩大产能规模,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肆虐的时候。其次要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摆脱单纯依靠银行信贷的局面。
   无论是发行企业债、吸引信托资金,还是进行股市融资、引进私募股权基金,都可以预留一部分给企业资金池。最后,企业要建立一套资金池的长效机制,在资金宽松时增加资金池的蓄水量,而在资金紧张时则抽取资金池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