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电算化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电算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几百万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了计算机,然而我国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笔者对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企业 会计电算化 对策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工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规范会计工作及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会计改革、贯彻新《会计法》、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迫切需要。
  
  一、目前工业企业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软件可以分为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两种。专用软件是指在一定范围仅适用于个别单位会计业务的会计软件,通用软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会计软件。相比较而言,专用软件比通用软件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也比较容易掌握和学习,但这种软件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开发时间、耗费比较大,软件的维护也具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只有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才适用。通用软件具通用性强,安全性好、稳定性高、准确性强的性能,但也有不足:软件越通用,个别用户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细节就越难被兼顾。
  
  2、网络化会计存在的问题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中,财务信息的传递完全借助网络完成,网页数据成了主要的会计数据。由于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而传统的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各章等确认手段也不再存在,信息的真实性就没有了切实保障。再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庞大和信息交换速度的日渐提高,数据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故此,机密信息对外开放、而且在通讯网中被很容易地窃取和篡改。最后,由于网络信息共享,所以,在企业网上进行交易时,易处于风险之中,一些商业机密可能被泄露,会计数据也可能受到网上黑客的攻击和病毒影响。
  
  3、电算化会计系统存在的问题
  未能设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系统是由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目前,大多数企业均为核算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但仅据财务会计信息是很难作出全面合理的决策,另外,即使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采取的也是基于企业职能部门角度提出的信息管理系统,而很少由企业采用基于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例如管成本想了解价格信息和税务信息,管价格的想了解成本信息,不同岗位想相互了解信息等只能建立在相互询问或翻阅资料等效率较低的手段上,各二级单位的人员想相互了解会计成本核算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就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规定的权限内,你想了解最新的财务信息都快速而准确。
  
  二、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对策
  
  1、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2、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建立“企业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只有认真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来管理、使用、维护计算机,才能真正做好单位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快捷、方便,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全面展开,有机地将会计核算、物资管理工作及系统安全有效地长期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从而促进黄河系统财会电算化网的数据共享长期有效,稳定地发展下去,使财会人员真正摆脱繁琐、单调、机械的手工操作,提高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单位的经营决策、财务管理以及整个治黄事业服好务,保障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