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1980-2006年间我国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研究动态调查报告

 [摘 要] 在1980-2006年间发表于《会计研究》等10种专业核心期刊上的样本文章中,财务文章,特别是审计文章所占比重一直都比较小,但总体上都呈上升的趋势;基础研究文章所占比重偏低,应用研究文章所占比重偏高;理论研究文章和实务研究文章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财务文章中,财务比较、财务法规、财务教育、财务风险管理、财务信息管理、财务预测等文章所占比重都偏小;会计文章中,会计比较、会计教育、会计信息化、国际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文章所占比重也都偏小;审计文章中,审计比较、审计教育、审计法规的研究明显不足。
  [关键词] 1980-2006年间;财务文章;会计文章;审计文章;所占比重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09-0027-07
  
  一、文献回顾及本文的研究特色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会审研究动态的调查研究,一些学者曾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得出了一些很具参考价值的结论。王化成、佟岩(2001)在其“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对1981-2000年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政研究》的全部文章和发表在《财务与会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中的“理论研究”或“学术探讨”栏目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基本理论文章较多、业务理论文章较少”,“规范性文章较多、实证性文章较少”等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重要结论。赵西卜等(2003)在其文章“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中,对1992-2001年间发表在《会计研究》上的1 130篇学术性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财务会计文章占54.25%、财务管理文章占15.05%、成本管理会计文章占12.12%、资本市场与信息披露文章占7.17%、会计教育与改革文章占4.25%、计算机与网络会计文章占2.92%、审计与CPA文章占2.48%、其他文章占1.76%;规范性研究文章占92.04%、实证研究文章占7.96%。杨雄胜等(2005)在其文章“中国会计研究成效问题分析”中,以《会计研究》1980-2002年所发表的全部研究性文章为样本,首先将文章划分为基本理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特殊业务与新领域共6个领域,随后将各个领域的文章分为原创性文章、继续性文章和争论性文章,并分别统计出了这6个领域的文章中原创性文章、继续性文章和争论性文章各自所占的比例,进而得出原创性文章、继续性文章和争论性文章在各个领域的分布有较大差异等几个重要的、很有贡献的结论。此外,葛燕等(2002)、郭强华(2005)、林利英等(2005)、符桂珍(2006)等学者也都曾做过类似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财会审的研究动态。
  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本文发现它们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样本覆盖的专业期刊比较少,有的文章只以一个刊物的文章作为研究样本;二是样本覆盖的时间范围不统一,有的文章覆盖了3年,有的则覆盖了10年、20年不等;三是样本量比较少,有的文章只有100多篇样本;四是样本文章涵盖的研究内容比较单一,有的只涵盖了财务管理文章或管理会计文章、环境会计文章等;五是样本文章的分类比较单一,有的只按照2~3个维度对文章进行分类;六是鲜有将研究区间按照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规划)区间来划分(仅王化成、佟岩的文章作了这样的划分)。
  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求突出以下特色:①样本覆盖面要尽可能宽,覆盖了财会审主要的10种核心期刊;②样本覆盖的时间要尽可能长,从1980年一直到2006年;③样本量要尽可能大,达到了10 732篇文章,剔除了无效样本之后仍然有8 346篇文章;④样本文章涵盖的研究内容涉及财务、会计、审计三大领域,可以对这三大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比较研究;⑤样本文章的分类要尽可能细,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财会审领域各个具体细小领域的研究发展动态;⑥按照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规划)的划分区间来划分样本的分布区间,以期能够将财会审的研究动态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和样本选择
  
  本文以1980-2006年间发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研究》、《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会计之友》、《上海会计》、《四川会计》、《广西会计》共10种专业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为调查对象。其中,《上海会计》、《四川会计》、《广西会计》于2004年停办,其文章统计截止到2003年。
  样本的选择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即每隔一段相同的时距抽取一期杂志来对其文章进行统计。具体抽取的方法为:《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研究》、《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会计之友》抽取其每年的第1期和第7期,其中有的刊物早期为双月刊的则抽取其每年的第1期和第4期,有的刊物后期为月双刊或月多刊的则抽取其每年1月和7月的A版或综合版或上旬版;《上海会计》、《四川会计》、《广西会计》则抽取其每年的第1期。  由于样本辐射的时间范围从1980到2006年共计27年,辐射的刊物种类达10种,有的刊物早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些杂志因年代久远和调查者的能力所限而无法找到,因此导致样本的连贯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统计到的不同区间的文章数量(见表1)来看,样本量已经比较大,其代表性应该具有较大的可信度。
  
  三、样本分类及统计要求
  
  (一)样本区间的划分
  为了体现我国财务、会计、审计的研究发展动态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一致性,本文基本上是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规划)区间来划分样本分布的区间,即1980-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2001-2006共5个区间。
  (二)样本总体的分类及统计要求
  样本总体以文章内容为标志进行分类,分为财务文章、会计文章、审计文章、其他文章4类。统计时能够明确辨别文章类别归属的,就分别统计到财务文章、会计文章或审计文章的类别中;否则就统计到其他文章的类别中。此外,不属于研究性质的法规刊登、会议通知、会议报道、人物通讯、领导讲话等也统计到其他文章的类别中。
  (三)财会审文章的分类及统计要求
  1. 财会审文章总数分别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来分类,以便分别了解全部的财会审文章中基础研究文章和应用研究文章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统计时,把概念、内涵、原则、原理等基础性研究的文章归入基础研究文章类别,把方法、措施、对策、建议等应用性研究的文章归入应用研究文章类别;把不明确针对实际工作的研究文章归入理论研究文章类别,把明确针对实际工作的研究文章归入实务研究文章类别。
  2. 财务文章按以下要求分类:(1)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类;(2)按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分类;(3)按财务史、财务内涵和方法、财务比较(含国际比较)、财务法规(研究性文章而非刊登法规原文)、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财务教育(含学科建设)和财务其他问题分类,统计时能够明确辨别文章类别归属的,就分别归类,否则归入其他类;(4)按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及其分配管理(含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管理)、纳税及其筹划管理、财务信息管理、财务战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其他问题分类,统计时能够明确辨别文章类别归属的,就分别归类,否则归入其他类;(5)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财务其他问题分类,统计时能够明确辨别文章类别归属的,就分别归类,否则归入其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