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往来账中存在的问题,引出应收、应付的审计方法。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潜盈;潜亏;函证
往来账项审计主要包括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的审计。在审计中经常会遇到往来账的问题搞好往来账审计对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往来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虚列收入
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通过虚开发票、虚假工程结算等手段虚增利润,以完成经营考核指标。
(二)在对其他应收款的审计中应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特别是企业的借款手续及报销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实际执行时是否严格按制度办事。另外是否建立了定期清理的制度,是否执行。个别领导自己为自己签字即可报销的荒唐做法,造成公司资产严重失控,带来重大损失。有些单位未建立定期清理的制度,形成个别人员长期占用企业资金的不正常现象,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在审计其他应收款时还应注意调查对方单位是否真实存在;如果是押金,应调查押金是否退回,如果已经退回,单位就有可能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应当仔细深入地调查。另外还应当关注企业是否有长期挂账的单位借款,应询问有关人员,查清原因,从而进一步搞清企业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三)预付账款审计
在预付账款的审计中应当关注有关的购货合同是否真实、合法,对方单位是否真实存在,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虚列预付账款或隐瞒收入等问题。实际工作中存在个别单位用截留的收入做非法开支的问题,应引起审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同时应当特别关注预付账款的账龄长短,应深入调查其原因,查清该企业是否存在利用“预付账款”转移资金或进行其他舞弊行为。
(四)应付账款检查
在应付账款的检查中应当关注企业有以“红字”冲减应付账款的记录。如果存在前后两笔业务的凭证内容一致,应进一步审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产成品及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账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虚列成本费用的行为。
(五)对企业利用“预收账款”虚增收入的现象应给予特别关注
当企业在年末有红字冲销的业务记录,应跟踪追查原始凭证,查清发票、仓库的提单等凭证是否齐全,对红字冲回的业务记录,要仔细查明冲回的是哪一笔经济业务,将两笔业务的凭证结合起来审查,查明产生原因。
在对预收账款审计中应关注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情况,应审查相关的经济合同、贷款协议,逐笔核对企业是否存在逾期不供货的行为,如果企业存在拖延供货的时间,预收账款长期不结算等现象,应进一步审查原因,查清企业是否为了骗取购货方的预付款项或是不截转收入抽逃税款。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应截转收入的金额长期在预收账款中挂账,造成抽逃税款,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
二、应收账款审计方法
(一)对常规账目的审计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中的明细科目,大多是企业的主要供销对象。若企业与这些主要对象的往来账项,发生均匀、经常、大量,账面记录清晰,且持续时间较长、余额滚存结转,则可以适当简化有关实质性审计程序。不过,关联交易除外。应收应付账款和预收预付账款科目的业务性质对原始凭证的要求极为严格,既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有关规定,又要符合外部各个部门的硬性要求。
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将重要的客户及其余额列示表中,对不重要的或余额较小的可以汇总列示。将账龄表中所列示的应收账款加总,并扣除相应的坏账准备,看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余额相符。
(三)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协作
请被审计单位协助,标示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对已收回金额较大的款项进行常规检查。
(四)将应收账款向债务人进行函证
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销售业务中发生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需把握的下列关键环节。
1、对函证的控制。审计人员应当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
2、对函证结果进行分析。无论函证结果有无差异,审计人员都应认真分析。
3、检查未函证应收账款。对没有函证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抽查有关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以及发运凭证等,从而验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4、检查坏账的确认、坏账准备的计提及账务处理的正确性。确认坏账时,应遵循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特征、金额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信誉和当时的经营情况等因素。
5、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不应该在应收账款中进行核算。
6、检查应收账款是否用于融资,并根据融资合同判定属质押还是出售,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检查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8、检查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否已恰当披露。
三、应付账款的审计方法
(一)对应付账款进行核对
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进行复核,并且与会计报表数、总账数,明细账的合计数进行核对,达到账账、账表相符。
(二)根据被审单位实际情况,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性复核
1、对本期期未应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余额进行比较。
2、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
3、应付账款对存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合理性。
进行函证时,审计人员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
企业重要的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同应收账款的函证一样,审计人员必须对函证的过程进行控制,要求债权人直接回函。对未回函的,应再次函证。经过多次函证仍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审计人员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
(四)查找未入账的应付款
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审计人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漏记应付账款行为。例如:结合存货的监盘,检查被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货到单未到”即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
经济业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注意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五)检查应付账款
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若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被审计单位作重分类调整。
(六)检查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
检查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是否按规定转入营业外收入项目,相关依据及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七)检查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
企业若形成一笔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应付金额(不扣除折扣)记账,待实际获得现金折扣时再冲减财务费用项目。
(八)检查被审单位与债权人
检查被审单位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的
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九)关注是否存在应付关联方的账款
若有,应通过了解关联方交易事项目的、价格和条件,检查采购合同等
方法确认该应付账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向关联方查询及函证,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
(十)检查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账款
主要检查企业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或期初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所选折合汇率前后期是否一致。
(十一)验明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一般来说,“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总之,往来账审计的方法技巧很多,只要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就会摸索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贵友.会计派驻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9(11).
2、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宋希亮.强化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措施的几点看法[J].财务与会计,2005(6).
4、鄂秀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J].财务与会计,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