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XBRL财务信息应用现状分析

【摘要】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目前应用与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近技术,本文通过对其应用优势的分析,对实现XBRL应用的模式进行探讨,并结合XBRL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情况提出我国在实现XBRL应用方面所应做的工作和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应用对会计的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会计信息在生成与传递方面对互联网应用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强,XBRL的出现对会计信息供应链和互联网的结合起到了更有力的推动作用,将改变财务报告及其他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在不同组织和机构之间的交流和传递模式。XBRL也就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实质上是一种数据描述语言,通过它可以使各种商业信息在不同软件、平台、技术间(包括Internet)实现数据的可靠提取和顺畅交换,并且依据底层的元数据的重新组合能够使财务报表适应变化的会计制度和报表格式要求,给财务报表数据的存储、传递、再利用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它是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并于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众多规则制定机构(如AICPA、IASB)、软件应用厂商(如微软、富士通)和众多企业的支持。 要想充分利用发挥基于XBRL在财务报告中所具有的优势,从当前财务信息生成的模式和XBRL技术的发展来看,将传统的报表披露转向XBRL类报表的披露并不需要对企业原有信息系统进行重构,而是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资源,如系统本身的关系数据库和前端的应用软件。在应用中对用户而言系统的软硬件投资都是非常有限的。
一般来讲实现XBRL类财务报告有下列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由企业信息系统本身如ERP系统产生各种财务报表,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如EXCEL表格或WORD文档。在有关证券机构或银行机构需要XBRL报表时可以通过XBRL格式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过程中会依照相应的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要求完成,最后形成XBRL文档。该模式下转换过程是自动完成的,转换中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和出错,能够保证XBRL财务报表的准确一致。不足之处在于只有企业ERP系统生成报表后才能进行转换,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模式是目前主要的应用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企业的信息系统如ERP系统对外直接输出的是不可直接转换利用的打印文档或PDF格式文件,中间的转化需要按照XBRL格式要求进行手工输入来形成XBRL文档。该模式下手工输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数据错误的风险。尽管生成的XBRL报表在以后应用中不需手工重复录入,可以直接提取,但录入环节所造成的出错风险和较高的成本将导致该种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较小。
第三种模式是由企业自身的ERP系统加上集成的XBRL适配器,在进行信息处理过程中就直接按照XBRL规范来完成报表的处理,能够实时输出XBRL文档。该类模式的应用需要企业原有ERP系统应用厂商开发内嵌的XBRL适配器的新版本ERP软件系统,在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将XBRL的元数据进行提取和转换,并按照XBRL的分类标准,如针对财务报表的要求进行标记,实时生成标准的XBRL文档。这种模式是XBRL财务报告应用的最佳模式,相比其它模式而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XBRL的优势,能够迅速有效地提供实时、便于交流的各类财务信息。该模式的应用要求ERP软件供应商针对XBRL的特点对原系统进行功能的扩充,内嵌XBRL的适配器,而这些操作并不会对原系统的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构架模式和实际应用产生影响,在实际推广中也是一种平滑的过渡。
我国国内对XBRL的发展研究也是非常重视的,中国证监会从2002年5月份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或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4年1月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确定了采用XBRL的技术规范,并且依据国际最新的XBRL2.1规范和FRTA(Financial Reporting Taxonomies Architecture 财务报告分类框架)的相关规定编写,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进行XBRL的报告披露有了合法统一的规范。2005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获准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内陆地区首次以单位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
在实际XBRL的推广应用中,目前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主要推动力量,并且也还处在试验推广阶段。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XBRL网站中可以查看的上市公司XBRL数据仅限于上交所的上证50、上证180指标股和深交所的深万科、深科技、佛山照明等39家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4年的相关财务信息及其对比。但两个交易所之间的上市公司资料目前无法在XBRL模式下直接进行比较分析。 从上交所和深交所所公布的XBRL财务报表的实际过程来看,在上交所所采用的应用模式是以上分析中的第一种模式。国内有关软件厂商已能够提供相应的产品应用。如和上交所在XBRL应用方面展开合作的上海新利多软件公司所提供的XBRL套装软件,具体包括XBRL验证器、XBRL分类编辑器、XBRL转换器和XBRL实例编辑器。深交所所给出的XBRL案例除2004年年报数据为上市公司直接提供外,2001年至2003年有关数据则是采用第二种模式完成的,是根据上市公司上报的PDF文件格式摘录而来的。根据2005年1月深交所发布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新版1.0”,深交所上市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数据已转换为为上述的第一种模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在XBRL财务报表的实现模式上还没有达到生成XBRL财务报告的最佳模式,相关的政策制定机构、软件公司和上市公司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针对XBRL分类体系统的构建。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中,目前只定义了工业企业财务报表科目的分类规范,对其他行业的财务报表内容的定义还没有展开,而这将势必阻碍XBRL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在此应参考基于GAAP的美国工商企业的分类体系和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分类体系统来加快我国XBRL分类体系的构建。与此相适应的有关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国际协调也是此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希望有关政策制定机构能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以促进我国财务报告信息的国际化。
其次是软件技术上的发展。目前在国际上表示支持XBRL技术的企业总多,但能够提供XBRL实际技术并开发出实用产品的软件公司并不多。在美国有和微软合作的埃德加(Edgar)公司为SEC提供XBRL的服务;德国证券交易所的XBRL业务则由Software GA公司完成;韩国的科斯达克(KOSDAQ)的XBRL系统由美国公司Ubmatrix公司提供;在日本主要由富士通公司提供相应的服务。国内上海证券交易所的XBRL系统则由新利多公司提供。通过实际XBRL的应用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XBRL应用方面起步虽晚,但目前还是取得很大的成绩,比较不同证券交易所所提供的XBRL范例,上交所和深交所提供的XBRL应用范例在所实现功能上和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距。今后的重点应该是专业的XBRL技术提供商与财务软件和ERP系统软件供应商的结合,以期实现上述最佳的XBRL实现模式来提供XBRL的财务报表信息。
最后是加大XBRL财务报告应有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调动上市公司的积极性,扩大XBRL信息供给。在增加信息供给的同时也能提高对XBRL信息的需求,两者互为促进。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应展开合作,共同构建一个XBRL信息发布和流通的平台,以提高资源共享度和降低相应的成本投入,从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来推进我国XBRL类财务报表信息利用的发展。

作者:董黎明 文章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