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速度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房地产开发给人类提供充裕的住房和便利的生活设施,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
一、城市房地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市场经济中,城市房地产开发大多趋向于高密度的建筑,造成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高,加速城市环境的恶化。以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房地产开发活动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人们的居住环境面临沉重的压力。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对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没有一个以尊重生态规律和土地自然发展规律为依据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城市房地产在开发过程中,未能按照科学的原则进行,对城市发展进行分散投资、建设、急功近利,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只建房屋,不重视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土地利用结构十分混乱,工厂交错,污染严重。市中心建筑密度与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公共用地,绿色面积减少。市政设施超负荷运转、交通拥挤,水源短缺,生态压力不断增大,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如下:
(一)污染严重。不合理开发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湖、海或地下水源,造成水域、城市地下水源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污染而缺水,城市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枯竭,城市缺水越来越严重。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越来越大。
(二)绿地减少。城市大量新盖房屋伴随寥寥无几的绿地,比例严重不协调,环境自净能力大大降低,使城市氧气减少,尘土飞扬,噪音倍增,疾病增加。
(三)出现了挤占公园用地,填湖造地。进行建筑,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城市水土流失日趋增加,使得水域面积减少严重,萎缩后的湖泊基本上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水旱灾害面积不断增加,洪水频频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因开发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使城市生态压力增大。如工业用地过分远离居住区,形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给道路、交通、市场供应、上学、就业增加了压力。城市拥挤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城市人口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冲突。因路网稀疏,道路面积率低,造成城市交通运转节奏变慢,运输效率下降,成本提高,事故增多。许多城市建筑密度过大,居住面积狭小,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全,加上在城市土地开发再开发过程中,忽视城市的布局,容易导致人际心理和行为上的冲突和社会生态平衡失调。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对城市房地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从客观上要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体系。
二、可持续发展下构建环境会计
在房地产开发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只有当人类把自己作为自然系统中一部分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树立开发利用与保护统一的生态经济观。是房地产企业管理和企业文明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也是21世纪对人类未来福祉的一种承诺!
(一)会计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人类追求的目标,需要良好的环境为依托。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二)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资源是有价值的,土地资源的价值观要求对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进行经济核算,来确定资源的价值和价格,形成补偿机制和良性循环。
(三)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房地产可持续开发就是要使土地利用限制在土地承载力的限度上,在开发中得到保护,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控土地利用与开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节约用地。减少麻目性的投资。
(四)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管理
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管理是由一套完整、综合的技术、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组成的。因此,因地制宜地采用各项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因过分强调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房地产的可持续开发。
(五)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观
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房地产开发政策、立法和各项土地的规章制度之中,建立与房地产持续开发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
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新的发展观,既要满足城市经济增长,保持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及生态合理,做到经济可行和社会公平。作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组成的房地产开发活动,要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寻求适合城市房地产开发与城市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城市房地产开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环境会计基本理论
(一)环境会计是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自已的核心业务,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承担保护环境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会计对象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是环境活动和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分为:1.房地产开发企业单纯的环境活动。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环境目的和环境政策、措施,员工的环境教育和环境素质的提高,虽然暂时并不直接涉及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可将其列入对外信息披露的范围之内。2.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由环境问题引发,但能够以货币表现或形成财务问题,是直接涉及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环境活动,这是经济业务表现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等环境会计要素。
(二)环境会计的目标。从环境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环境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两个层次。
1、环境会计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由于传统会计理论注重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决策,可能导致环境效益下降,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房地产开发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角,可以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到:(1)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身的利益。(2)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合理使用土地,谋求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
2、环境会计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会计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环境和经济决策提供效力。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评价房地产开发企业环境政策,方案及其结果,衡量房地产开发企业对社会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前景和财务风险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其次,政策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情况,并据此对过去的措施作出评价,对未来作出规划,参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环境管理。最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盈利盈余作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三)环境会计核算的原则。
环境会计核算原则不仅建立在传统会计核算原则基础上,而且还要尊循以下原则:
1、社会性原则。环境会计计量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效益和成本。这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站在开发的角度,衡量企业的业绩,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环境利益的协调、融合为最佳标准。
2、强制性原则。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作出明确和强制性的规定,并鼓励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
3、灵活性原则。环境会计信息除可以按货币计量外还要采用实物计量,也可用文字说明等补充资料,说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资源和环境所作的贡献或损失。
总之,改善环境的举措,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实事求事把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运行中可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资金成本甚至“负债”的形式反映,从而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的短期中期甚至长期的发展,以至影响企业的决策与战略,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城市房地产开发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建全环境会计制度。




作者:陈瑞珍 文章来源:福建省福州市房地产直属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