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理念的创新

一、引言
  当前我国企业正面临“三高一紧”的困境,即高油价、高物价、高通货膨胀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面对这种环境,企业如何提升竞争优势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对此,迈克尔。波特(1997)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其主要形式之一是成本领先。要使企业的成本领先,成本控制是核心。目前,企业探究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以作业成本思想来论述企业成本控制,旨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理念创新
  (一)树立成本效益理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是以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是以前成本控制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在作业成本法适用的环境下,企业日常成本管理应正确把握“产出”与“投入”,“花钱”与“省钱”的关系,研究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控制方案。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是作业成本控制追求的目标。
  (二)树立作业成本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各种决策方法都十分强调“增值”的概念。但是在分析增值时却往往以原材料购入为分析起点,将产品销售给买方作为分析终点。这样做是基于如此的假设,即只有这一过程是企业所能控制的。这种分析方法使得企业在对供应商及顾客的选择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失去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作业成本管理把企业看作是最终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并需要将作业分为“可增值的作业”和“不可增值的作业”,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目标,从中挖掘企业的竞争优势,拓宽成本管理的应用。 (责任编辑:上海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