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

 一、财务会计目标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
  1969年美国财务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财务会计理论说明书》,将财务会计定义为一个信息系统。既然是信息系统,那就一定有目标。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财务会计准则绪论》这样定义财务会计目标: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一号概念公告的财务会计目标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务人及其使用者提供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义为:像广泛的使用者提供关于一个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财务适应性的信息,以及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制定经济决策的效果。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目标:为更广泛的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企业经营状况和业绩及财务状况变动等方面的信息。上述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同时也兼顾“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美国的财务会计目标主要强调对投资人、债权人(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决策有用的信息,英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则兼顾了受托责任,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目标,基本上和美国的一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财务会计目标基本一致,相差不大。原因在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之上的,经济环境的特征必然影响甚至决定了财务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财务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关于财务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财务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实践的纽带。它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财务会计目标是随财务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来源于财务会计实践,因而能够把外部环境与财务会计系统有机协调起来。不仅如此,财务会计目标还是财务会计研究的起点,是财务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财务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都围绕财务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财务会计行为来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前者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后者涉及到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一个构建良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系统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具有层次性,应当包括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前者是对财务会计目标的高度概括和一般性描述,后者是前者的细化,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财务会计目标体系。稳定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经常变动。实用性,即一定时期内,此财务会计目标能够适用于该段时期的财务会计工作具体情况和当前的财务会计环境。先进性,是财务会计目标切实为财务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责任编辑:上海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