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教育经费的严峻短缺限制了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充足的资金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枢纽。美国有2 000多所大学,60%的成年人读了大学,是全世界最高的比例,其高等教育具有世界提高前辈水平,这与美国教育经费的富有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政府每年投入的教育经费为4 000亿美元,地方税收的1/3用于教育。加上社会捐赠,高校的教育经费相称充裕。有名的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斯坦福等都是私立学校,其教育经费既不靠政府援助,也不靠校办企业创收,而是全心全意抓教育质量,树学校声誉。良好的声誉使这些学校能够顺利收取高额的膏火,并能接受较多的社会捐赠,其教育经费可谓不筹自来。其中,哈佛大学一年的用度几乎相称于我国所有国立大学的综合。与国外学校的教育经费比拟,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显著短缺。固然早在80多年前,闻名教育家蔡元培就说过“国家如何支出,教育费万难减少”。但据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央的统计,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仅有3 491?40亿元,占海内出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41%。其中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不包括科研、其他拨款和基建拨款)仅为571?30亿元,尽管比2001年增长15?57%,比2000年增长36?49%,但占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例反而在两年内下降了0?92个百分点。就会计高等教育中的科研经费而言,更是少的可怜。2002年,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仅有18个,每个课题的经费仅有5万元左右。至于学校一级的会计科研课题,每年也就三、五个,研究经费千元左右,有的甚至为无经费课题。我国高校绝大部门都是公立学校,其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但仅靠财政拨款会计高等教育难以快速发展。近年来,一些高校经由努力固然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教育资金,但与实际需求比拟还是杯水车薪。2004年2月10日,为纪念新中国会计轨制的奠基人之一杨纪琬教授,促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经财政部同意,杨纪琬教授会计教育奖学金在北京设立。该奖学金由会计 社会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软件公司以及杨纪琬教授的学生和社会公家以单位或个人名义捐赠筹集,有利于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但遗憾的是,类似的教育基金却凤毛麟角。教育经费短缺,一方面导致教师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教授教养参考资料缺乏,教授教养内容的更新主要考自学,研究成果的泛起靠自费。另一方面导致学生没有充裕的参考资料和实习机会。这种情况假如不在短期内解决,势必会导致我国会计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同时会给国外会计高等教育留下更大的发展上风。长此下去,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生存问题将会受到影响,这绝非耸人听闻。(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