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

2002年美国国会颁发了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 Act),对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等提出规范。随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为回应《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要求所有在其挂牌的上市公司都必须建立内部审计制度。[2]这是对内部审计重要性强有力的支持和认可,是对内部审计在促进和支持有效公司治理及可靠企业报告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认可。
  
  二、内部审计的新定义
  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理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并于2001年写入《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该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3]
  (一)独立性和客观性。指出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客观性特征。
  (二)保证性和咨询性。把内部审计人的业务活动划分为“保证”和“咨询”两类性质不同的活动。
  (三)增加价值。把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和实现组织的目标作为内部审计的目的。
  (四)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
  (五)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把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程序定为审计的目标。
  (六)组织目标。通过考虑整个组织,新的定义指明内部审计的使命更加广泛,使内部审计承担帮助组织实现整体目标的责任。
  在此定义中,“增加价值”一词是第一次列入定义。明确说明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内部审计通过对公司,特别是对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以及执行经理,提供扩展的确认和咨询服务,对改善公司治理产生了有效的影响。
  
  三、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
  首先,内部审计通常服务于参与治理过程的各相关方,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人员和高层管理者,但是内部审计人员也为治理对象提供服务与增加价值,如一般管理层以及财务、信息技术管理和业务等各组织部门。因此,内部审计经常被要求服务于两个对象:负责治理的人和被治理者。
  其次,内部审计的许多活动可以整合到组织的控制结构中。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必须依赖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成为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并据此采取措施和帮助最高层管理当局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的重要工具,即董事会强化与改进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上述的内部审计活动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这些内部审计活动就是内部治理审计。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人根据《内部审计章程》或审计委员会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开展有关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认定和评价与最高层管理当局业绩有关的指标尤其是非财务性超前指标,有关战略制定过程是否符合科学的程序,最高管理当局是否开展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最高层管理当局是否建立并遵守高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是否遵守法律和政府的规定,购并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财务、非财务信息生成机制的科学合理性等等。在此基础上,从上述多个方面肯定成效、找出负偏差,提出纠正或预防负偏差、激励与推动优良行为等改进管理的建议,并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为董事会据此采取措施促进和帮助最高层管理当局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提供帮助。
  再次,内部审计可以由组织内的机构执行,也可以外包给第三方。为组织提供保证性服务是内部审计的一项传统性职责,但是随着内审能力的提高,它还可以对内、对外提供咨询性服务和非审计服务。由于内审人员对本组织的情况最为熟悉,对内提供咨询服务有独特的优势,如果内部审计不能为客户和股东解决面临的问题,他们就会转向外部审计寻求帮助,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在竞争中失败。外包并不罕见,然而由于这种服务的主要供应者是外部审计事务所,内部审计外包有其特殊性。此外,内部审计外包的特殊性还在于治理结构的相当部分不属于组织。外包能产生更强的独立性和提高整个治理程序的有效性,还是通过由内部审计部门提供服务改善治理更有效?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最后,除了提供确认保证服务,内部审计向咨询服务的扩张被认为可能损害它作为治理程序有效性的确认者和独立分析师的价值。这种常见的忧虑与对外部审计人员的担忧是一样的,即提供任何咨询服务是否都会损害确认过程的价值。
  各种治理和结构性因素如图所示:[5]
  
  四、结束语
  最近的事实和研究已经表明:内部审计是有效治理程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尽管如此,在当今任何一个组织中,一个强有力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于支持和促进有效组织治理会大有用武之地。随着在公司治理高层讨论中占有一席之地,内部审计职业的视野得到大幅拓展,其增加价值的机会也会呈指数增长。
  
  参考文献
  [1]李棠棣,余铮:内审作用不逊于外审-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领导人对话,中国财经报,2002年9月12日第8版
  [2]石贵全,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P11
  [3]石贵全,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P13
  [4]中国内部审计学会代表团,关于参加2001年亚洲内部审计大会的报告,中国内部审计2001年第12期:P57
  [5]Andrew D,Bailey 等著,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