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孙振华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建立在英美理论基础上的一个理论体系,由于它只注重对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了较资源的开发;同时,只强调保护股东的权益,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挫伤了员工、经营者的积极性,特别是没有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财务目标体系,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财务目标重新定位,以在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并将社会责任纳入到财务目标体系。笔者认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获利能力和增值能力最大化。现实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着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投资者期望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人期望债权资金收益最大化;员工期望薪资收入最大化;政府期望公共收益最大化或财政收入最大化;经营者期望人力资本收益最大化等等。利益相关者的这些财务利益的实现,必然要求企业不断地创造价值。无论是“利润最大化”,还是“股东财富最大化”都把获利作为第一目标。但是,它们在追求获利的时候,偏重于企业的短期利润,在收益分配上倾向于物质资本所有者。而建立在共同治理逻辑基础上的企业获利能力和增值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合法利润,在培育和配置资源时应充分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相比,企业获利能力和增值能力最大化同样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
二、“社会成本最小化”。企业作为一个“社会人”,营利不是其唯一的目的,作为社会的一员,它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与企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企业财务行为的社会性及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使得财务管理具有了社会责任,即企业管理当局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社会责任。为此,企业应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加强环境的保护,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资助社会福利事业,解决公民就业的问题;同时,要进行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求“社会成本最小化”,反对以牺牲社会的利益来获取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运作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目标与传统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它是在扬弃“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更加完善了企业的财务目标。此目标在积极运用企业硬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保护股东权益的同时兼顾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并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它拓宽了资源配置的概念,增加了资源配置的主体,从而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此外,该财务目标也适用于我国的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它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增加了财务决策的难度。
1.资源配置规划更加复杂。传统的财务目标单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硬资源的分配、利用,达到经济效率的“帕系托最优”。但现在,我们不仅需要配置企业的硬资源,而且还需开发利用企业的软资源。同时在配置资源时,还不能单从经济效率出发,还必须考虑社会效应,考虑企业的各利益相关主体。为此,我们在配置资源时,除了市场机制外,还必需配合一个泛资源规划体系,包括社会规划、人的规划、资源规划和环境规划等。显然,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对资源的配置规划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更加复杂。
2.一些具体财务问题的决策需要综合性考虑。财务管理内容有: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利益分配管理。融资方面,融资时企业财务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融资决策对相关者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财务理论在研究决策时,一般将企业的资金来源简单地划分为债权人和股东,主要研究的是股票的价格影响,以提高股东利益为目的。而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目标要我们在融资的时候,更要注重融智,通过合理的资金运作培育和扩张软资源,以此优化企业的资源结构。投资方面,投资是扩大再生产的表现形式,对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结构等进行改造和投资,以便生产出高附加值和适销对路的产品,对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研究投资决策时,仅仅限于股东的利益,在对风险的计量上站在股东的立场,而不是站在相关者的立场,就可能低估投资风险,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收益方面,企业收益的分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合理分配企业收益无论是对股东还是对相关者都会产生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是要求企业在分配收益时,同时兼顾和履行相关主体的利益,不能过分倾向于股东。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不仅要研究财务决策对股东的影响,而且还要分析其对企业其他相关者的影响,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财务目标的定位,是与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不同时期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性质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相连结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制度的变迁,财务目标还会发生变化,但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却是永恒的。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财经学院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