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济核算解决对策
我国的国力医院面临着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经济核算的挑战。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并利于不败之地。但是具体看来,医疗机构市场的竞争不仅仅再是医疗技术以及服务上的竞争,这些都是一个医院处于市场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因素,同时这种市场竞争也是医院内部有效经济管理方面的竞争。比如:在同等规模及收入条件下,经济核算做的好的医院,相应的就具有较好的市场份额,和未来的竞争力,经济决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这样的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医院经济核算存在种种问题。
一、医院经济核算的经济问题
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首先,我们知道各地方的医院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尤其是技术性收费,这根本不能反映医院医疗的成本,并且医院医疗成本得不到合理补偿,而且各科室的支出均大于收入,而这种种现象是因为医院收费标准大多由地方物价相关部门制定。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医院的社会消息和经济效益达到一种平衡时目前承贷解决的问题。
2.特殊病人欠费缺乏补偿机制
由于我国法律不健全,我国并没有对医院抢救病人形成的欠费给与详细的规定,应该有谁来承担。出于无奈,发生的欠费一般都是由科室承担,增加了科室的医疗成本。给各科室以后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医院的共享信息管理滞后
现在大部分医院的医疗收支核算都是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医院内部没有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局面,缺乏信息共享的平台,从而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
4.管理费用的管理缺乏管理机制
由于医院对内部管理费用控制不严,有事时行政后勤、管理费用的控制,致使医院难以量化考核。并且出现的管理费用分摊到各个部门,缺乏机制管理,分配标准不一,加重了科室医疗成本,增加科室核算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内耗。
二、针对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医院应实行成本核算的经营管理模式。这是目前医院承贷解决的问题。在医院方面,成本核算是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手段。它能有效地“耦合” 到医院的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之中,同时它也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医院高层次管理水平的象征,也是今后医院经济管理的方向。
其次,制定合理的管理费用分配机制,使医院医疗成本构成的多样化。目前医院管理费用的分派繁多,而又复杂化,难以实行平等对待。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要实行医院的管理费用分派的合理机制,最重要的就是要完成医院各供应保障部门以及相关管理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并将这个费用作为直接管理成本分摊到各参与直接收费的医疗单位,只有也只能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达到管理费用合理分配的有效管理。其次,医院要善于利用各种先进的计量措施,实施有效分摊办法,并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费用分摊办法种类繁多,但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能细化到相关科室进行细化处理,不能细化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加以控制。
再次,医院应针对具体现状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有效管理方法。笔者认为随着医院科室经济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和逐步完善,如果不建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医院的经济成本核算也难以进行,这将影响到医院今后长久的发展。
最后,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的办院原则。首先社会效益是必须的,因为医院是服务于大众的,如果医院只追求经济利润,那就失去了医院存在的意义。而医院也需要资金来运转,只有正常的运转,医院才可以很好的发展,并为医院发挥社会效益最好基础准备。所以说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
综上所述, 纵观我国医疗改革的历程,不难得出:推进医院经济核算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细节过程。从“双因素”理论看,医院不但要建立成本核算办法这一保健因素,同时也应该做好相应的激励因素——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健全的经济核算工作的配套措施和有效管理办法。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医院遵循医疗市场运行的经济规律, 逐步完善经济核算办法, 在经济核算过程中, 既注重到经济效益, 也注重到社会效益。才能加大经济核算力度, 规范经济核算模式, 理顺经济核算程序, 把握好经济收入和投入以及获得的效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之路。医院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核算办法, 使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殷娜, 梁丽明, 林恒宇 推进医院经济核算的实践《现代经济》2007 年6 月
2. 郭学军,论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