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工作定位

自美国颁布实施《萨—奥法案》以来,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加强和完善了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规制。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制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最近,我国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自2009年7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基本规范》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

一、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现实选择

(一)集团企业内控工作的特点对其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影响

特点一:覆盖层次上的多元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内控部门不但要考虑集团本部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更要考虑各地区公司内控建设的组织和协调问题,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合理的集团整体内控工作机制,解决内控工作中的权责分配、人员培训以及沟通协调问题。

特点二:覆盖内容上的多样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内控部门应综合把握各项工作内容的紧要程度及其相互关联,对不同工作内容的先后次序以及资源分配等方面进行谨慎考虑。

特点三:覆盖形式上的统一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内控部门应实行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有必要在下属分、子公司内部建立相应的内控部门,或者将内控工作相关管理职责赋予已有的相关管理部门(如审计部),并相应建立集团总部与下属分、子公司内控管理部门之间的组织、沟通与协调机制。

(二)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具体定位探析

1.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的重点环节。

2.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的服务对象。

3.集团企业内控部门的不同角色。

4.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基本工作程序的选择。

5.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的关注要点。

二、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一)从内部控制相关规制的变化看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变化趋势

首先,2007年6月SEC对管理层内控报告指引的最终稿再次强调了应基于风险原则,提倡自上而下、风险导向的方法,鼓励管理层根据企业的自身环境,集中于可能产生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最大风险上。

其次,从新审计准则的关键变化看,一方面,新审计准则规定跨区域内控测试要求关注风险而不是覆盖程度,实质上是取消覆盖率而更多的依赖于定性分析,使得审计师如果依赖职业判断进行测试,有可能会出现审计师认为是很重要的风险,而管理层则认为是一般风险,反之管理层认为需要关注的重要控制,审计师在测试中不予以理会。另一方面,新审计准则允许审计师可以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包括公司内部审计、内控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

(二)从管理系统的集成化要求看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发展趋势

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框架,整合优化内控体系、QHSE体系、生产受控等管理资源,做到全面、一体、规范,将是集团企业内控部门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然,对于企业特别是集团企业内控工作如何有效而全面的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制度、环境、权责分配、人力配置、程序的科学划分等问题的考虑,将是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